时年道德

书籍:现代思想政治工作辞典 作者:敬永和 朝代:1990-09-01 专题:书籍

指人们一生中不同时期的道德规范和要求。由我国学者申万等创用。人的一生,可分为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四个时期,不同时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不同,其活动场所不同,因而道德规范、道德要求和道德教育也不相同。一般说来,在少年时期,家庭是进行活动、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好奇是其主要心理特征,道德教育应以戒骄和上进心为中心内容。青年时期,学校是接受教育和从事活动的主要场所,好思为主要心理特征,这一时期的道德教育应以戒奢(即不切实际的奢望)为主要内容。中年时期,社团是其主要活动场所,创业是其主要活动,这一时期的道德教育应以戒妒和拼搏为中心内容。老年时期,比较注重生活享受,家庭重新为主要活动场所,好静、反思是其基本心理特征,这一时期的道德教育应以传帮为主要内容。

上一篇:时髦 下一篇:时事政治教育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王冕好学
王冕好学
元朝末期,出了个有名的画家王冕。从小好学,而家境贫寒。由于读不起书,只好帮着家里放牛。七八岁时,有一天他路过学堂门口,听到里面琅琅
齐桓公庭寮求贤
齐桓公庭寮求贤
齐桓公一心想称霸于诸侯,他懂得 “得士者强,失士者亡”的道理,积极地招贤纳士。其中流传着这么个故事。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
秦穆公如何善用人才,对待自己的大臣
秦穆公如何善用人才,对待自己的大臣
(一)主动承担战败责任,善待谏争的大臣和战败将领,痛悼阵亡将士秦穆公33年春,他发动殽之战。百里奚、蹇叔见劝谏无效,于出师之日“哭之。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孔子的学生中,有一对父子。父亲名叫曾晳,儿子名叫曾参。曾参被后人称为曾子,他受到孔子和父亲曾皙的长期熏陶,对孔子的学说不但理解深
对董卓的评价
对董卓的评价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曰:“董卓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已来,殆未之有也。”后汉书评曰:“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埶,故得蹈藉彝伦,毁裂
黄石公是什么人呢?为什么要给张良一本书?
黄石公是什么人呢?为什么要给张良一本书?
黄石公(约公元前292年-公元前195年),秦汉时隐士,别称圯上老人、下邳神人,后被道教纳入神谱。《史记·留侯世家》称其避秦世之乱,隐居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