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协
用让步的方法避免斗争或争执,以达到某种统一。不同的政治派别、集团、政党、国家之间,为了“达成协议而在某些要求上让步或放弃自己要求的一部分,这在政治上叫做妥协”(《列宁全集》第25卷第299页)。有各种各样的妥协。从妥协的主体来看,有反动派之间的妥协,有革命派与反动派之间的妥协,有革命派之间的妥协;从妥协的客观后果和作用来看,有进步的、积极的、革命的妥协,有反动的、叛卖性的妥协。对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来说,实行必要的、革命的妥协是允许的,机会主义的叛卖性的妥协则必须坚决反对。在革命斗争中,在不损害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原则下,而在某些暂时的、局部的、非根本的利益方面作某些让步,以便达成某种协议,实行妥协是必要的、有益的。中国共产党在革命过程中曾同国民党进行过两次合作,即进行过两次妥协,是革命的妥协。俄国在1918年同德国帝国主义签订的《布列斯特和约》,为新生的苏维埃国家赢得了喘息和巩固的时机,是革命的妥协。英国工联、费边社、“独立”工党的“领袖”们,在1914一1918年间同本国资产阶级强盗们的妥协,反对本国无产阶级,是叛卖的妥协,革命者应善于分析妥协的环境和具体条件,严格区分不同性质的妥协,从错综复杂的现实和需要出发,把革命原则的坚定性和斗争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共产党人“应当把对共产主义思想的无限忠诚同善于在实践中进行一切必要的妥协、机动、通融、迂回、退却等等的才干结合起来”(《列宁选集》第4卷第248页),以保证革命任务的完成。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历史上的姬昌(周文王)是个怎样的人?
- 《唐语林·卷二·文学》载:“姬昌姬昌好德,吕望潜华。城阙虽近,风云尚赊。渔舟倚石,钓浦横沙。路幽山僻,溪深岸斜。豹韬攘恶,龙钤辟邪。
-
- 袁绍手下四大谋士都是怎样死的?
- 新版《三国》总的来说拍得还是很不错的,断断续续看了好几集,印象比较深的是战争的场面拍摄的非常宏大壮观,比如官渡之战和火烧赤壁,新
-
- 为何“甲骨文之父”是王懿荣
- 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因病买药,发现中药“龙骨”上有些奇怪的刻画符号。经过仔细研究,王懿荣认为“龙骨”上的这些刻画符号是商王朝
-
- 苏秦是怎么羞辱张仪的?
- 苏秦是怎么羞辱张仪的?他的目的是什么呢?且让我们细细道来。
-
- 雍正杀子之谜
- 雍正到底有没有杀自己儿子,且让我们跟着历史的脚步,一探究竟。雍正帝与三阿哥弘时的关系,反映出在公开实施秘密建储初期,清帝家庭因皇
-
- 魏文侯招贤兴国
- 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争霸中原。统一的周王朝崩溃了,天下分裂成许多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有秦、楚、燕、韩、赵、魏、齐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