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观念
人们执法、守法和维护法律制度的思想、意识、自觉性的总和。是人们在被强制执行和遵守法律制度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自觉意识。法制观念一旦形成,又支配人们自觉地学法、执法和守法。因此,提高人们的法制观念,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维护法制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方面和自觉因素。一个国家,人们的法制观念不强,即使法制健全,人们也不会自觉执法、守法,社会治安和社会风气就不会好。邓小平指出:“我们国家缺少执法和守法的传统,……没有法制不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135页)。在新的历史时期,要教育人们树立和增强法制观念。(1)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实行党政分开。凡属法律范围的问题,都要依法处理,党不要干预,以免群众只知有党的政策、纪律,不知有国家法律、制度。“党干预太多,就会妨碍在全体人民中树立法制观念”(同上)。(2)要加强法制教育,使广大干部群众知法、懂法,才能执法,守法。(3)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使人们自觉地学法、守法。“法制观念与人们的文化素质有关”(同上第135-130页)。文化素质低,不学法,不懂法,就容易违法、犯法,尚且不能自知。所以,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是增强法制观念的基础。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李世民14个儿子的悲惨结局
- 唐太宗李世民可真正算得上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但说到他的儿子,这些贵胄绝大多数不成器,下场也很可悲:其中3个被杀,3个自杀,3个早夭。1
-
- 王冕为何隐居躲名利
- 一天,王冕和秦老爹正坐着闲聊,见从外头走进来一个人,头戴皂帽,身穿青布衣服。秦老爹马上立身起来迎接。这人姓翟,是县里的头役,也是买办
-
-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
-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包世臣简介与解题:包世臣,字慎伯,晚号倦翁、小倦游阁外史,邓石如弟子,安徽泾县人,泾县古名安吴,故人称
-
-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 孔子的学生中,有一对父子。父亲名叫曾晳,儿子名叫曾参。曾参被后人称为曾子,他受到孔子和父亲曾皙的长期熏陶,对孔子的学说不但理解深
-
- 董卓部下一览
- 董卓西凉军人才济济,其中不少羌胡将领。
-
- 九天玄女为何称为“风水圣姑”?
- 九天玄女又叫玄女,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神,这位女神后来被道教所信奉,成了道教中著名的女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