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
战国时地主阶级的激进学派。代表人物主要是商鞅、韩非。法家的思想渊源于春秋时期的管仲和子产,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派,形成于战国时期。法家的主要思想是;“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主张法治,实行耕战,富国强兵。法家内部又分为不同的派别和主张;商鞅重法;申不害重术;慎到重势;韩非集法家之大成,创立了以法为主,法、术、势紧密结合的完备的法治理论体系,丰富发展了法家理论。法家、尤其是韩非的学说,具有丰富的朴素唯物主义、辩证法思想和进化历史观。“当时而立法,因时事而制礼”(《商君书·更法》)。“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韩非子·五蠹》),主张随着时代和情况的变化而改变统治办法。法家认为“好利恶害”是人类不可改变的自然本性,利害关系、物质利益是一切社会关系和政治措施的基础,“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韩非子·八经》)法家思想与儒家学说是“不可两立”的,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封建统治阶级弃法家而奉儒家学说为统治思想,法家著作便成为历代文化遗产和改革先行者的思想材料,并为各派势力所利用。《商君书》、《韩非子》等为法家的主要代表著作。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介子推必须死为什么?
- 今天寒食节,源于被焚于山的介之推先生。据说重耳被迫流亡,他一路侍奉,甚至在途中闹饥荒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主人食用。重耳流亡回
-
- 孟子谏齐宣王勿好财色
- 一次,有人建议齐宣王拆毁明堂,齐宣王去向孟子讨教:“先生,您说要不要拆毁明堂?”齐宣王孟子答道:“明堂是有道德而能统一天下的王者的殿
-
- 李广与程不识的不同之处
- 李广与程不识都是西汉名将。李广的祖上李信是秦国大将,曾率数千人攻逐燕太子丹,并生擒之,后因夸口用20万人可灭楚国,失败而归。李广勇
-
- 召公劝谏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出自《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
- 杀神白起是白乙丙的后代吗
- 今人多以为秦昭襄王时期秦国大将、杀神白起是秦穆公时期白乙丙的后代。
-
- 蔡泽说范雎
- 秦昭襄王五十二年(公元前255 年),河东郡郡守王稽因为通敌被处死。应(ying)侯范雎(ju)是由于王稽的举荐才做了丞相,因此他闷闷不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