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认识的总公式或一般过程。在实践基础上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常常不是一次完成的。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回到实践,经过这两次飞跃,是认识过程的一次反复。如果达到预期的效果,从而证实是正确的认识,那么,对于这一具体事物的认识就算基本完成了。但事实上,人们对一个具体事物,特别是复杂事物的认识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因为,人们在实践中常常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客体来说,事物的发展、本质和规律的暴露都有一个过程;从认识的主体来说,要受到阶级立场、实践范围、科学技术条件、知识水平、思维方法等的限制。因此,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逐步达到主客观的统一,获得一个正确的认识。但物质世界及其发展的无限性,决定了人们在实践基础上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必然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无限发展、无限深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永远不会完结,永远不会到顶,正如毛泽东所说:“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273页)。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双头鸡不叫说明有灾难?双头鸡是什么?
- 这是一关于双头鸡的故事,据说与王莽篡位有关,一起来看看……双头鸡汉武帝太初二年,大月氏国给汉武帝造贡上一只长着两个头、四只脚、
-
- 对董卓的评价
-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曰:“董卓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已来,殆未之有也。”后汉书评曰:“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埶,故得蹈藉彝伦,毁裂
-
- 华元如何劝退楚国,使楚、宋休战的?
- 春秋时代,南方的楚国渐渐强大起来。楚庄王问鼎中原,意欲称霸诸侯。公元前597年楚兵伐萧,宋国曾派人去救萧,楚庄王决定惩罚宋国,以树立
-
- 晋文侯为什么勤王,文侯勤王的历史意义
- 公元前785年,晋国第九位国君晋穆侯去世。按照周礼“嫡长子继位”的规定,应该由穆候长子姬仇继位。但是,手握军事权力的穆候之弟(不知
-
- 聂政:史上最顾家的杀手
- 根据 《史记·刺客列传》记载:“聂政者,轵深井里人。”聂政是郭解的老乡,也是轵地 (今河南省济源境内)人氏,深井相当于轵县的一个乡。豫
-
- 九天玄女的传人
- 九天玄女是九天的圣主,中华民族是九天玄女的传人,《诗经? 商颂 ? 玄鸟》有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我还认为,通过 “玄鸟 ” ,得知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