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散结构论
研究耗散结构形成、性质、稳定和演变规律的新兴学科。耗散结构是指远离平衡区的非平衡状态下,系统可能出现的一种稳定化的有序结构。耗散结构论的创始人是比利时布鲁塞尔学派首领普利高津教授于1969年正式提出。普利高津分别讨论了孤立系、封闭系和开放系三种系统在什么条件下,可能从无序变为有序,及开放系统怎样在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中克服混乱维持稳定。他认为当外界条件达到一定阈值时,开放系统会通过涨落而发生突变,由原来的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空间和功能上有序的耗散结构。在物理学中,激光是开放系统在远离平衡时形成耗散结构的典型。一个气体激光器,当外界输入的激光能量低于某一临界阈值时,每一气体原子象在一般光源中一样,整个系统处于无序状态;而当外界输入的激光能量加强到某一临界阈值时,激光器就会发出方向性、单色性、相干性都极好的激光光束,它的相位和频率便会变得有序,从而使整个系统呈现有序状态。这就是一种耗散结构。生命也是一种远离平衡态的高度有组织的有序结构,它要不断地新陈代谢、吐故纳新才能生存。一座城市也可以看作是一种耗散结构。城市每天要输入食品、燃料和其他日用品,同时要输出产品和废物,这样才能保持一定的稳定的有序状态。所以,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耗散结构是普遍存在的。耗散结构概括起来有三个条件:(1)必须是开放系统;(2)系统必须远离平衡状态,以便系统实现更高水平的稳定有序;(3)必须以不稳定状态为前提,通过涨落跃迁到新的稳定有序状态。由于耗散结构论研究的对象是开放系统,而客观世界各种系统都是开放系统,因此耗散结构论涉及物理、化学、天文、地理、农、医、工程技术和社会的经济、文化、历史、管理等广泛领域,不仅推动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而且进入了哲学领域,给人们提供了认识世界的新方法。由于普利高津对这一理论的重大贡献,获得了1977年诺贝尔奖金。
-
- 齐桓公庭寮求贤
- 齐桓公一心想称霸于诸侯,他懂得 “得士者强,失士者亡”的道理,积极地招贤纳士。其中流传着这么个故事。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
-
- 妺喜人物简介 揭秘妺喜是怎么死的!
- 相传夏桀攻打过岷山,得到了两位名为琬和琰的美女。这两个女人不仅长得妩媚,还很会跳舞,桀陷入了对她们的迷恋,还把她们的名字刻在了华
-
- 宋国华元被俘,留在楚国的故事
- 华元作为人质留楚期间,通过公子侧结交了公子婴齐,与婴齐十分要好。一日,聚会之间,论及时事,公子婴齐感叹道:“今晋、楚分争,日寻干戈,天下
-
- 介之推是否真的有必要割股侍主?
- 《东周列国志》中描述了一段情景,重耳途径卫国,卫国国君不以礼待之,以至于重耳没有饭吃,“是日,公子君臣尚未早餐,忍饥而行,看看过午,虽有
-
- 廉颇善饭
- 廉颇,生卒年不详,嬴姓,廉氏,名颇,山西太原(一说山西运城,山东德州)人。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曾率
-
- 孟子智谏齐宣王爱戴百姓
- 战国时的齐宣王一心想称霸于天下。一天,他问孟子(约前372—前289年):“像我这样的人能不能统一天下?”孟子和齐宣王孟子觉得眼下人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