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品质
通常称为品德、德性。个人在一系列道德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特征和倾向。它是一定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动中的体现,同道德行为一样,是道德评价的对象。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又有自己的基本特征:(1)是人们内在的心理或意识特质,只能通过道德行为表现出来;道德行为是外在的行动表现,是道德品质的客观内容或体现。道德品质是道德心理、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统一。(2)是自觉意志的行动过程。它不是自发形成的“习惯”、“习性”,而是凭借自觉意志对感情与行为进行控制和处理,并对行为在每一场合、每一时刻进行判断和选择的结果,因而是个人自觉意志的凝结。(3)道德品质是道德行为整体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特征和倾向。它不是道德行为一时一事的表现,而是在个别道德行为主观和客观的统一中、在个人一系列(时期、阶段、一生)的全部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一贯特征和倾向。从客观条件来说,道德品质的形成受社会环境、政治经济地位、社会教育、家庭影响、阶级地位等多方面的影响和制约;从主观条件来说,又必须经过个人的主观努力、锻炼修养,才能逐步形成。马克思说:“‘特殊的人格’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270页)。道德品质有良好、不良的区别,又称为“美德”和“恶德”。良好的道德品质决定人们高尚的道德行为,有益于他人和社会;不良的道德品质使人们道德行为恶劣,妨害他人、毒化社会风气。要加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培养人们高尚的道德品质,克服剥削阶级恶德,树立共产主义美德,造就一批又一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
-
- 秦穆公是如何打败晋襄公的?
- 秦穆公对中原霸主已经彻底失望,但他必须让晋国人知道厉害,必须敌人面前为自己扬威。就在晋国君臣沉溺于一片锣鼓喧天之时,秦穆公行动
-
- 曾子杀人是真的吗?曾子为何曾经被传杀人?
-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也是儒家的一位代表人物,鲁国也有一个人叫做曾参,也就是重名了,有一天这个人在外面杀了人,被人传到曾子的家乡,所有人
-
- 孔子为什么选曾子接班 曾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一共活了七十一岁,春秋鲁国人。十六岁的时候认识了孔子,拜在其门下,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勤奋好学,孔子死后将衣
-
- 晋文侯威胁最大的不是其弟“成师”,而是殇叔
- 周宣王的时候,晋国国君是晋穆公,穆公的太子叫仇,后来又生了个小儿子成师。《左传》和《史记》都记录说,当时就有个叫师服的贤大夫发表
-
- 晋文公在曹受辱,被人偷看身材
- 重耳一行离开了齐国,又开始了他们的列国之旅。他们第一个到的国家,是楚国的新小弟曹国(现山东省定陶县西北)。曹国是个典型的小国,夹存
-
- 九天玄女为何称为“风水圣姑”?
- 九天玄女又叫玄女,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神,这位女神后来被道教所信奉,成了道教中著名的女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