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茨杰拉尔德,弗朗西斯·司各特
【介绍】:
美国现代著名小说家,“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
1896年9月24日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市的一个商人家庭。曾入普林斯顿大学。1917年参军,但没上过战场。服役期间与上层社会的姗尔达·赛瑞小姐相识。1919年退役,在一商业公司做抄写员,并从事业余创作,渴望一举成名,以与姗尔达结婚。1920年因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人间天堂》而成名,然后就跟姗尔达结了婚。后来又陆续出版两部短篇小说集《姑娘们与哲学家们》(1921)和《爵士时代的故事》(1922)。1925年发表了代表作、长篇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作品写盖茨比对爱情的追求和理想的幻灭,表现“美国梦”的破灭。随后又出版了短篇小说集《所有悲伤的年轻人》(1926)。同年姗尔达患了精神病,菲茨杰拉尔德内心非常痛苦。1934年发表了小说《夜色温柔》,再次融进自己的影子,可以从中窥视作者精神上的痛苦。它描写美国的一个年轻有为的心理学家爱情失败而沦落的故事。但批评界反映冷淡。此时阔绰的生活已使作者债台高筑。1936年患肺病。他只写了几篇自传性的作品。后来创作《最后一个巨头》(1941)尚未完成便去世。从二十年代末起,菲茨杰拉尔德一直给好莱坞写电影脚本,但成绩甚微。
菲茨杰拉尔德的小说是“爵士时代”(指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相对稳定繁荣而社会思想面貌却发生剧烈变化的大战结束到经济危机爆发的十年)的编年史。作者用文学形象详细而真实地记录了这个时代年轻一代的“美国梦”的破灭,以及他们的迷惘失望的情绪。充满幻想的、想出人头地的阿莫瑞·布莱恩遭到失败;盖茨比追求爱情、保护意中人而惨死,葬礼却十分冷落;狄克对尼柯尔爱情的失败而精神颓丧等等,都表现了一种十年繁荣的背后正孕育着“对人的一切信念完全动摇”的灾难感和对美国社会,尤其是上层社会强烈的幻灭感。这正反映了菲茨杰拉尔德创作的思想特征。
菲茨杰拉尔德的全部创作反映了他的艺术成熟的全过程。《人间天堂》真实地反映了“爵士时代”的社会风气,描写得“有色彩,有波澜”,常有传神之笔,十分动人。但它的内涵不够深,典型化还欠火候,戏剧性还不够。总之,笔力还不够成熟。到了《了不起的盖茨比》,笔力十分集中,凝炼含蓄,擅长捕获人物的精神特征。他的“双重看法”(指作者把自己的两种不同的观点统一到同一部作品里)使得艺术手法多种多样,明赞暗讽,且十分巧妙。这些都标志着菲茨杰拉尔德艺术成就。
菲茨杰拉尔德生时,理论批评界对他比较冷落;而在他逝世后,评价甚高,且远远地超越了国界。评论、评传大量涌现;长、短篇小说及一些自传性作品接连再版,广为流传。
-
- 嫫母:镜子的发明者
- 嫫母,又名丑女。5000 年前,黄帝为了制止部落"抢婚"事件,专门挑选了品德贤淑、性情温柔、面貌丑陋的丑女(封号嫫母)作为自己第四妻室
-
- 袁绍手下四大谋士都是怎样死的?
- 新版《三国》总的来说拍得还是很不错的,断断续续看了好几集,印象比较深的是战争的场面拍摄的非常宏大壮观,比如官渡之战和火烧赤壁,新
-
- 甲骨文用辞及福祐辞
- “用”字在甲骨文中出现超过两千次,属极为常见的字词之一。“用”字大部分出现在祭辞中,但也有不少与祭祀无关的文例;另外还有几百条
-
- 董卓的家庭
- 董君雅,董卓之父,颍川纶氏尉。池阳君,董卓之生母,只知封号,未知其姓氏(一说姓牛),年九十,于郿坞坞门被斩首。
-
- 华元人物生平简介
- 华元,宋戴公五世孙,华督曾孙,华生御事之子,春秋时期宋国大夫。宋昭公九年(鲁文公十六年,公元前611年),由于宋昭公暴虐无道,因此宋国人都不
-
- 晋文侯威胁最大的不是其弟“成师”,而是殇叔
- 周宣王的时候,晋国国君是晋穆公,穆公的太子叫仇,后来又生了个小儿子成师。《左传》和《史记》都记录说,当时就有个叫师服的贤大夫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