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神的午后》
法国象征诗派名将马拉梅的代表作。这是一首由110行构成的“亚历山大体”(每行12个音节,每两行用一韵)诗。1876年问世。
诗的大意是:一个炎夏的午后,在西西里岛的海岸边有一个牧神,突然感觉到芦苇丛中有正在沐浴的仙女的玫瑰色肉体在闪闪浮动。他窥视着这群仙女。他的目光仿佛射伤了她们,仙女竟悄悄地在水中消逝了。只在岸上仍有一对互相拥抱的仙女留在那里。美丽的仙女,引起牧神的爱慕。他走上前去搂住她们,但一只胳膊因过度兴奋而稍稍放松,这两个仙女转瞬间便乘机逃走。这时,牧神不知自己是在幻境中,还是在现实生活中,竟吹起了芦笛抒发起自己无尽的欢乐,当然其中也不无迷惘之情。吹着,吹着,他自己似乎已进入梦乡,在梦中他又看见了那些美丽的仙女。这梦境使他陶醉了……。
马拉梅认为,艺术最高境界的美是梦境。《牧神的午后》是他这一艺术主张的实践。全诗自始至终迷漫着一种似梦非梦的奇妙的气氛。长诗也使用了他的“类推法”。诗中的形象一个接一个地从阴影中涌现,给人以源源不断,层出不穷的印象。与他1869年创作的《埃洛狄亚德》片断相比,《牧神的午后》显示了一种异样的风格:这里,难以满足的欲望代替了被否定的欲望,热烈的情景代替了冰冷的形象,求生的乐趣代替了为死的苦行,明确的追求,代替了无目的的期待,显示了《牧神的午后》在马拉梅诗作中的重要地位。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曾子杀人是真的吗?曾子为何曾经被传杀人?
-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也是儒家的一位代表人物,鲁国也有一个人叫做曾参,也就是重名了,有一天这个人在外面杀了人,被人传到曾子的家乡,所有人
-
- 对董卓的评价
-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曰:“董卓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已来,殆未之有也。”后汉书评曰:“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埶,故得蹈藉彝伦,毁裂
-
- 黄石公是什么人呢?为什么要给张良一本书?
- 黄石公(约公元前292年-公元前195年),秦汉时隐士,别称圯上老人、下邳神人,后被道教纳入神谱。《史记·留侯世家》称其避秦世之乱,隐居东
-
- 苏秦是怎么羞辱张仪的?
- 苏秦是怎么羞辱张仪的?他的目的是什么呢?且让我们细细道来。
-
- 雍正为何悄悄修改铸钱比例?
- 雍正为何悄悄修改铸钱比例?其中哟这么一个故事。雍正登基伊始,就碰到了铸钱币铜铝比例的问题。他在了解到父皇康熙铸币的漏洞后,为什
-
- 从秦孝公到秦始皇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 秦孝公是秦国中兴时期的君王,一手奠定了日后横扫八荒六合的基础,他之后的惠文王在他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加强国力,之后的历任君王也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