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个》
俄国著名象征派诗人亚·亚·勃洛克写的一首长诗。完成于1918年2月。长诗发表后,引起强烈的反响。人们在晚会上,在街头上传诵它,这首长诗还曾在高尔察克的军队中秘密流传。后来,又译成了各种外语版本,有的外国译文甚至还冠上《布尔什维克之歌》这样的标题。
长诗分十二节,335行。大意是写一队由十二个人组成的赤卫军战士,行进在黑夜茫茫的彼得格勒的风雪长街上。在一路行进中,他们看见资产阶级立宪会议的猖狂活动,老女人的哀怨和教士神甫们的彷徨。长诗的主要情节是写俄罗斯少女卡希卡的死。由于卡希卡爱上了大兵凡尼卡,行进中的彼得鲁哈在追击凡尼卡与卡希卡的逃路中,竟打死了自己爱过的姑娘卡希卡。然后是同志们对彼得鲁哈的劝说。长诗最后又回到风雪交加的夜晚的行进中,那前边若隐若现的戴着白色玫瑰花环的耶稣·基督仿佛吸引着战士的一颗颗惊悸的心。
作者以不可扼止的心情,描绘了大革命的风暴席卷彼得格勒的色彩斑斓的生活画卷,表现了无产阶级赤卫军战士对资产阶级的突进与冲击以及他们的受伤与反顾。这部作品充满了时代精神,表现了十月革命时知识分子以整个身心“谛听革命”的激动而复杂的心绪。
《十二个》在艺术上鲜明的特征是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的有机结合。鲁迅称它是“一首神秘底写实的诗歌”,就是概括了这一特点。长诗中描写的十月革命的情景和细节是真实的,然而它又是象征主义的,黑夜和白雪象征两个对立世界的尖锐冲突,路边的饿狗代表了资产阶级的旧世界,彼得鲁哈的枪声象征了在突进中的反顾与心灵的受伤,基督的形象象征了革命的追求。长诗结尾处出现的耶稣基督的形象若隐若现,若明若暗,这种朦胧与模糊感增加了诗的神秘色彩。长诗的色调是五光十色的,恰如一长卷笔触粗犷的油画。
《十二个》是十月革命后俄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首长诗,是十月革命时期最重要的作品。它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苏联革命诗歌的艺术基础。
-
- 华元如何劝退楚国,使楚、宋休战的?
- 春秋时代,南方的楚国渐渐强大起来。楚庄王问鼎中原,意欲称霸诸侯。公元前597年楚兵伐萧,宋国曾派人去救萧,楚庄王决定惩罚宋国,以树立
-
- 华元劝晋国、楚国休战
- 晋国、楚国两大国之间连年征战,各自损失极为惨重。宋卿华元得知晋、楚两国有谋求媾和之意,就主动出来斡旋,促成晋、楚结盟。华元不但
-
- 鬼谷子简介,鬼谷子有多牛
- 我国传统文化有“三教九流”之说,九流之中有一派叫做“纵横家”。鬼谷子被公认为纵横家之鼻祖,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见
-
- 司马错:司马迁之先祖的军事家与政治家
- 司马迁在《史记》中明确指出,他的祖先是世袭的史官,从周朝开始就是宫廷史官,司马错更是他的直系祖先。司马错剧照司马错是个神人,他拥
-
- 王翦攻楚 先讨封赏
- 王翦,战国末期秦国著名军事家。他任将军时,正是秦始皇征伐六国,统一天下之时。王翦南征北战,功勋显赫,是一位既报国又谋身的谋略家。王
-
- 晋襄公为什么要打击秦人
- 晋献公时灭掉虢国,据有崤函之地,卡住秦国东进的通道,使秦国不能出关到中原称雄。挺进中原,是秦人的长期打算。鲁僖公三十年,秦晋联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