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兰经》
伊斯兰教的根本经典。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宣布的“安拉启示”的汇集。“古兰”系阿拉伯语的音译,意为“诵读”、“读物”。中国旧译《可兰经》,回族等穆斯林亦称《古拉尼》、《古兰真经》、《天经》、《宝命真经》等。穆斯林认为古兰是“安拉的语言”,是绝对的永恒的真理,是伊斯兰教立法的首要依据,也是穆斯林社会生活和个人行为的准则。《古兰经》全书共计30卷、114章、6200余节,是穆罕默德在610-632年前后23年的传教过程中,奉安拉启示和安拉名义陆续颁布的。穆罕默德颁布的这些启示,当时由其门弟子记在石片、兽皮、兽骨或椰枣叶上,不会写的则背诵下来。穆罕默德在世时,因忙于传教和征战,没能将散存于门弟子手中的经文整理汇编。在他逝世后,始由其继承人哈里发艾卜·伯克尔下令搜集、整理、缀辑成册。哈里发奥斯曼时又在此基础上划定章节,分出卷帙,形成统一定本,抄录7部,除麦地那留存一部外,其余分送麦加等半岛各地。这批抄本史称“奥斯曼标准本”或“奥斯曼定本”,至今为世界穆斯林所通用,无一字更改。《古兰经》章节的划分,以穆罕默德从麦加迁徙麦地那为界线,分为两大部分,麦加时期的称为“麦加章”,麦地那时期的称为“麦地那章”。“麦加章”有86章,约占全部经文的三分之二,“麦地那章”有28章,约占全部经文的三分之一。各章长短不一,最长的达286节,最短的只有3节。“麦加章”多为短章,“麦地那章”一般较长。各章都有章名,章名或取自本章开篇的字母、名词,或取自该章中出现的任一个词汇。各章的编排,既不以经文颁布的时间为序,也不按内容分类,除第一章因具有纲领性质,篇幅较短,被列为卷首外,其余各章基本按长短排定,即长章在前,短章在后。《古兰经》的内容包罗万象,十分庞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本信仰。主要是信安拉、天使、经典、使者和末日赏罚。为阐述基本信仰而与非伊斯兰教徒所进行的论辩,在《古兰经》中占有很大的篇幅。(2)宗教和社会义务。主要是念作证词、礼拜、斋戒、纳天课和朝觐等五项基本功修,即中国穆斯林的所谓“五功”。(3)伦理道德。主要为穆斯林个人生活及社会关系方面的道德规范。(4)法律制度。广泛涉及宗教、政治、军事、经济、民事等方面的规定。(5)穆罕默德及其传教活动的记叙以及根据传教需要而引用的历史故事、传说人物、寓言和神话等。《古兰经》除上述内容外,还大量记录了阿拉伯半岛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以及历史、地理等方面的情况。《古兰经》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一部研究伊斯兰教和当时阿拉伯半岛社会情况的历史文献。
-
- 自言才艺是天真,不服丈夫胜妇人
- 上官婉儿(664年—710年7月21日),复姓上官,小字婉儿,又称上官昭容,陕州陕县(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人 ,祖籍陇西上邽 ,唐代女官、诗人、皇妃
-
- 王冕好学
- 元朝末期,出了个有名的画家王冕。从小好学,而家境贫寒。由于读不起书,只好帮着家里放牛。七八岁时,有一天他路过学堂门口,听到里面琅琅
-
- 王莽改制
- 王莽改制是西汉末及新朝时由王莽推行的托古改制。初始元年(8年),王莽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是为始建国元年(9年
-
- 孔子门人曾子故里在哪里
- 曾子又叫曾参,是春秋末年鲁国人,山东作为孔孟之乡,人文色彩浓厚,曾子也是山东省嘉祥县人,这点从史记和建筑遗迹上都可以看出来。
-
- 伊尹负鼎典故
- “伊尹负鼎”是一个典故,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主要讲的是伊尹给商汤借着谈论厨艺的机会跟他讲治国之道的故事。也有学者把
-
- 郭开如何陷害廉颇
- 古今中外的志士仁人都特别强调爱国主义精神。宋代的陆游曾写道:“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美国总统林肯说:“黄金诚然是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