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远寺
新疆锡伯族佛教寺院。锡伯语叫“郭罗克伯-鄂尔何讷布勒——珠克特痕”。在新疆察布查尔县孙扎齐牛录村东边。从东北沈阳等地于1764年迁往新疆的锡伯族军民,由清政府拨款及群众集资后,于1782年在今伊犁河北岸(现农四师68团医院所在地)仿照他们在沈阳的太平寺兴建。因1807年迁往伊犁河南岸屯垦,该寺被毁弃。后在现址,于1888-1891年重建。规模更宏大。主体建筑仿圣佑庙形制,主要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钟鼓楼等,其中藏经楼为二层飞檐,最高大。寺内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建筑融通锡伯、汉、满、蒙等民族艺术风格。天王殿墙上有反映萨满教的砖刻。大雄宝殿及东西配殿内有《西游记》彩绘。藏经楼内有三世佛彩塑,属靖远寺建筑群的还有,寺外西南边的土地庙及东南边的关帝庙、岳王庙、城隍庙等,其中关帝庙是一座二层飞檐殿堂,与藏经楼同高。当时,锡伯族军民出征宣誓多在寺前举行。散居在塔城、阿勒泰等地区的锡伯族人常来寺礼佛。清末民初,特别在1945年前后,因战乱,当时伊犁地区其他寺院的佛典多保存到这里,有汉、满、蒙、锡伯、藏等语种,很多。寺僧有一百余人,包括锡伯、蒙、汉、满等不同民族的。1950年尚有40人。1952年初,寺内经像被全部烧毁,达7天7夜之久。“文化大革命”中,殿堂充当生产队堆放杂物的库房。后被人扒走不少砖木。现主要殿堂构架尚存,外表斑剥。1985年定为县文物保护单位。它本是新疆(也是全国)锡伯族建筑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推荐阅读
-
- 兵痞董卓
- 董卓——身经百战的西北兵痞,兽性匪类的“凉州帮”帮主;汉献帝的拥立者成了第一个专政首相;史称他是一个百年不遇罪恶滔天令“人神波
-
- 晋文侯为何取名为仇,晋文侯夺回君位
- 取名为仇晋文侯,姬姓,名仇,晋穆侯之子,母亲姜氏是齐国宗室之女。晋穆侯四年(公元前808年),晋穆侯迎娶姜氏为夫人。晋穆侯七年(公元前805年
-
- 秦孝文王,秦国最悲催的君主
- 秦孝文王(公元前302年-公元前250年 ),嬴姓,赵氏,名柱 (一作式 ),亦称安国君,秦昭襄王次子,战国时期秦国君主,正式在位仅3天。公元前250年,秦孝
-
- 晋惠公和管仲为什么都叫夷吾?这名字是什么意思?
- 春秋时期的取名是要按照“五则六避”的规则来的,并不是随便取的,也没有什么贱名好养活的说法,对于上层统治阶级,名还是很重要的。晋惠
-
- 苏秦是怎么羞辱张仪的?
- 苏秦是怎么羞辱张仪的?他的目的是什么呢?且让我们细细道来。
-
- 雍正治贪
- 雍正是怎么治贪的?且让我们跟着历史的脚步,前去一探究竟。雍正的前任圣祖仁皇帝康熙,亲手创造了一个“太平盛世”,也留下了严重的后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