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西北民族词典

康里

书籍:西北民族词典 作者:刘维新 朝代:1998-08-01 专题:书籍

又译为“抗里”、“航里”。其原音为kangli,唐末至宋朝,游牧于蒙古高原西部和阿尔泰山内外,其族臣属于辽,成为“阻卜”的一部,后因不堪于辽朝统治者的压迫和剥削,逐渐西迁至巴尔喀什湖西北,但仍有一部分人留居于故土。金国使臣乌古孙仲端(又译“吾古孙中端”)出使蒙古汗国,至中亚求见成吉思汗,曾经途经康里部的故地,见过留居于当地的康里人。在记述行程的《北使记》中,有这样一段话:“(自今蒙古高原的杭爱山)又前四五千里,地甚燠,历城有余,皆非汉名,访其人,云其磨里奚、磨可里、纥里迄斯、乃蛮、航里、瑰古、途、合鲁诸番族居焉。又几万里,至回纥国之益离城。”这段话译成现代汉语是:“从(杭爱山东头的喀喇和林)西行四五千里,地气暖和,经过一百多座城池,都不是汉名,访问当地的居民,则是蔑尔乞、克烈、吉利吉思、乃蛮、康里、回鹘、都播(又译秃八、途马)、葛逻禄等部族的人居住在这里。又西行近万里,来到回纥(指伊斯兰教徒)国的伊犁城。”蔑尔乞和克烈两部原来游牧于蒙古高原西部,后被成吉思汗征服时,有一部分西逃至巴尔喀什湖一带。乃蛮、都播、吉利吉思游牧于阿尔泰山东麓和西麓,回鹘、葛逻禄游牧于准噶尔盆地。康里在乃蛮、都播和回鹘之间,可见其故土位于今新疆阿勒泰地区的东北部。乃蛮太阳罕强盛时,留居故土的康里人曾成为乃蛮的属部。成吉思汗击灭乃蛮部时,又有部分康里人与乃蛮人一起西逃至巴尔喀什湖一带,后与蒙古人逐渐融合成哈萨克族。国内外研究哈萨克历史的学者都认为哈萨克族的先民——康里,即是汉晋时期的康居人,隋唐时期的康国人,这是有问题的。隋唐时期的康国人为粟特族,自古从事农业和商业,操东伊朗语。康居和康里自古为游牧民族。康居的语言不知其性质,康里则是突厥语部落。康居从魏晋至元朝都不见于记载,其地先后已属铁勒、突厥、西突厥、突骑施、葛逻禄的牧区,因此,汉晋的康居人如果以后仍居住在巴尔喀什湖一带,也应早已融合于其他民族了。而“康里”这一部族名,则始见于耶律大石西征,定居于叶密力(今新疆额敏县)城时,八拉撒浑的喀喇汗王朝统治者因不堪葛逻禄、康里二部的骚扰,邀请耶律大石入国平乱,并让国于耶律大石,可见第一批康里人西迁,最早也应在辽朝后期。关于哈萨克族的先民“康里”即是汉晋的康居人的观点,仍然需要加以认真的研究和讨论。波斯13-14世纪的政治家、史学家拉施特·丁的《史集》,根据蒙古汗国统治者收集的档案资料,肯定“康里”人与畏兀儿、哈剌鲁(葛逻禄)一样,是乌古斯可汗(突厥和回鹘传说中的可汗)亲族。

上一篇:康海 下一篇:康待宾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历代文曲星、文昌祠的演变
历代文曲星、文昌祠的演变
文曲星,亦称文星,其本名为文昌帝君。是中国古代学问文章、科举士子的守护神。道教奉其为主宰功名利禄的神仙。文曲星是中国古代对斗
齐恒公见鬼
齐恒公见鬼
齐恒公真的见过鬼吗?其中有这么一个故事嘞。春秋时代,齐国的国君齐桓公有一次在沼泽地里打猎,由齐相管仲亲自为其驾车。突然间,桓公看
齐桓公是怎么死的?齐恒公死因竟如此凄惨!
齐桓公是怎么死的?齐恒公死因竟如此凄惨!
齐桓公简介齐桓公(?-前643年10月7日),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齐氏(其祖先原为吕氏),名小白。齐僖公的儿子、齐襄公的弟弟。春秋五霸
秦穆公如何善用人才,对待自己的大臣
秦穆公如何善用人才,对待自己的大臣
(一)主动承担战败责任,善待谏争的大臣和战败将领,痛悼阵亡将士秦穆公33年春,他发动殽之战。百里奚、蹇叔见劝谏无效,于出师之日“哭之。
介之推割股侍主,晋文公为何不封赏介之推?
介之推割股侍主,晋文公为何不封赏介之推?
一般的观点认为,重耳成为晋文公以后,封赏时忘了介之推。其实割股那么轰轰烈烈的事,要说忘了,大概不太容易。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晋文公
范雎的反间计
范雎的反间计
秦国数次打败赵国的军队,廉颇坚守壁垒,不出去迎战,赵王认为廉颇损兵折将,伤亡太多,又胆怯不肯出战,十分生气,好几次下令责备他。应侯范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