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西北民族词典

《弥勒三弥底经》

书籍:西北民族词典 作者:刘维新 朝代:1998-08-01 专题:书籍

回鹘文译写的佛经。1959年发现于哈密板房沟佛教遗址中。为近代发现的回鹘文抄本中字数最多的一次,计有608张,1216页。从完整的样页看,每页长48厘米,宽22厘米,28-31行。在该经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洞彻并深研了一切论,学过毗婆尸论的圣月菩萨大师从梵语制成(即‘译为’)吐火罗语(指古代的焉耆-龟兹语);普太拉基特(Prtarksit)又从吐火罗语译成突厥语(指回鹘语)”,可见这份《弥勒三弥底经》与同地发现的《弥勒会见记》,都是圣月菩萨大师由梵文译成吐火罗文。然后又由吐火罗文转译为回鹘文的。多数专家认为,转译的时间为10世纪左右。本世纪初,德国探险家勒柯克(A.V.Le Coq)曾在吐鲁番木头沟的佛寺遗址发现两件回鹘文译本《弥勒三弥底经》残卷,定名为《弥勒三弥底经Ⅰ》、《弥勒三弥底经Ⅱ》,页数有限,残损过多。远逊于哈密本。《弥勒三弥底经》不见于汉文《大藏经》,也不见于梵文佛经,但与梵文佛经中的《贤愚经·波婆离品》近似。和阗曾发现于阗文写成的《弥勒三弥底经》,因此,《弥勒三弥底经》有可能是梵文《贤愚经·波婆离品》敷演而成,并被先后译为吐火罗文和回鹘文的。

上一篇:弥俄突 下一篇:《弥勒会见记》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妺喜: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位女间谍
妺喜: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位女间谍
有施国是与夏朝同时期的一个小国,它的国内有一位叫妺喜的美女很有胆识,商便是在其帮助下灭掉了夏,她是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女间谍。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孔子的学生中,有一对父子。父亲名叫曾晳,儿子名叫曾参。曾参被后人称为曾子,他受到孔子和父亲曾皙的长期熏陶,对孔子的学说不但理解深
孔子门人曾子故里在哪里
孔子门人曾子故里在哪里
曾子又叫曾参,是春秋末年鲁国人,山东作为孔孟之乡,人文色彩浓厚,曾子也是山东省嘉祥县人,这点从史记和建筑遗迹上都可以看出来。
科学家詹天佑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工作的
科学家詹天佑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工作的
詹天佑是中国铁路史上杰出的铁路工程专家。他作为总工程师,主持修建了中国人自己设计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詹天佑画像詹天
雍正杀子之谜
雍正杀子之谜
雍正到底有没有杀自己儿子,且让我们跟着历史的脚步,一探究竟。雍正帝与三阿哥弘时的关系,反映出在公开实施秘密建储初期,清帝家庭因皇
雍正为何悄悄修改铸钱比例?
雍正为何悄悄修改铸钱比例?
雍正为何悄悄修改铸钱比例?其中哟这么一个故事。雍正登基伊始,就碰到了铸钱币铜铝比例的问题。他在了解到父皇康熙铸币的漏洞后,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