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融合
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存在两种不同的情况:(1)两个或更多的民族聚居在一起,人口较少、文化落后的民族逐渐失去自己的特点,不断培养人口众多、文化先进的民族的特点,最终与人口众多、文化先进的民族融合为一体。例如东晋十六国时期,入居中原的匈奴、鲜卑、氐、羌等民族,最后都融合于汉族。(2)两个或更多的民族长期杂居在一起,互相学习,互相帮助,逐渐改变了各自的民族特点,培养出共有的民族新特点,最终融合为一个新的民族。例如鲜卑的一部分西迁甘肃和青海后,与汉人、羌人、氐人杂居近百年后,融合为一个新的民族——吐谷浑。民族融合是一种自然发展的进步现象,应当予以肯定。在共产主义基础上的民族融合,可以促成民族消亡,达到全世界人民成为一个共同整体的理想世界境地。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双头鸡不叫说明有灾难?双头鸡是什么?
- 这是一关于双头鸡的故事,据说与王莽篡位有关,一起来看看……双头鸡汉武帝太初二年,大月氏国给汉武帝造贡上一只长着两个头、四只脚、
-
- 孔子门人曾子故里在哪里
- 曾子又叫曾参,是春秋末年鲁国人,山东作为孔孟之乡,人文色彩浓厚,曾子也是山东省嘉祥县人,这点从史记和建筑遗迹上都可以看出来。
-
- 董卓洗劫洛阳城
-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迎少帝初入洛阳时,“步骑不过三千”。他自知仅凭这些人马不足以征服四方。
-
- 董卓部下一览
- 董卓西凉军人才济济,其中不少羌胡将领。
-
- 介之推不姓介为什么?
- 华人对一个人的称呼很有意思,有姓名、名字、名号、姓氏等等,说起来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今天我们要讨论姓氏是什么?姓氏又是怎么来的呢
-
- 晋文公为何杀介之推,还采取极端行动—放火烧山?
- 当介之推隐居绵山以后,晋文公放火烧山,实在让人有些想不通。即使是善意的目的,这种暴力性的行为也有一种不和谐之感。究其原因,晋文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