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西北民族词典

慕格山的粟特语文献和钱币

书籍:西北民族词典 作者:刘维新 朝代:1998-08-01 专题:书籍

1934年出土于塔吉克斯坦的慕格山附近遗址,共计有89件文书,6枚钱币。文书中除2件阿拉伯文文书、3件汉文文书外,其余84件都是粟特文文书,但在5件粟特文文书的背面又写有汉文文书,所以实际上汉文文书为8件。这些文书或者写在纸、皮纸上,或者写在木简上,内容或为契约,或为政治性和经济性的文书。这些文书中提到的国名有安国、康国、史国、吐火罗国、拔贺那国;文件中提到的人名有康国王笃萨波提(696-726年在位)。6枚钱币中有1枚无孔银币,其余5枚为中国式的方孔铜币,其中打铸有康国世失毕(即《隋书·西域传·康国》中的“代失毕”,“代”字是“世”的代字,为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而改的)。从文书和钱币的内容看,它们是7-8世纪的粟特人遗物。将其与8件汉文文书对照着看,可知这些粟特人建立和聚居的国家当时是归属于唐朝的。

上一篇:慕士塔格的传说 下一篇:木雅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齐桓公庭寮求贤
齐桓公庭寮求贤
齐桓公一心想称霸于诸侯,他懂得 “得士者强,失士者亡”的道理,积极地招贤纳士。其中流传着这么个故事。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孔子的学生中,有一对父子。父亲名叫曾晳,儿子名叫曾参。曾参被后人称为曾子,他受到孔子和父亲曾皙的长期熏陶,对孔子的学说不但理解深
曾子拜母噬指讲的是什么故事?
曾子拜母噬指讲的是什么故事?
曾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也叫曾参。曾子小时候家里穷,只能靠上山打柴贴补家用,他的母亲给别人做针线活,父亲种地,一家三口清贫度日。
孔子为什么选曾子接班 曾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孔子为什么选曾子接班 曾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一共活了七十一岁,春秋鲁国人。十六岁的时候认识了孔子,拜在其门下,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勤奋好学,孔子死后将衣
董卓的盗窃之道
董卓的盗窃之道
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势,故得蹈藉彝伦,毁裂畿服。大以刳肝斫趾之性,则群生不足以厌其快,然犹折意搢坤,迟疑凌夺,尚有盗窃之道焉,及
召公劝谏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召公劝谏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出自《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