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如孜节
诺如孜,柯尔克孜语,意为新年。柯尔克孜古老的传统节日。每年春分时节,即白羊星在天空正东方第一次出现的第二天举行。按柯尔克孜传统历法巴什阿依历,这一天正好是元月初一,即相当于公历3月22日。根据柯尔克孜古代民间天文观念,白羊星是造福于人类的腾格里神之一;而双鱼星则是人畜疾病和其他自然灾害的根源。元月初一这一日正好是双鱼星降落,白羊星升起的时间,举行诺如孜节以“驱赶妖鬼和病源”,“迎接平安和丰收”。柯尔克孜族的诺如孜节仪式,在诺如孜日,也即元月初一这一日的黎明便开始举行。家长在房屋中央燃烧圆柏树枝,唱“阿拉斯歌”,将冒烟的树枝在家人头上转圈,预祝家人在新年中平安快乐。然后把冒烟的树枝拿到畜圈门口,让牲畜在烟下通过,以祈求新的一年中牲畜膘肥体壮,繁殖旺盛。早饭后,家家在门前用芨芨草生一堆火,全家男女老少和牲畜从火上跳过,拜年者亦从火上跳过,以示“去邪”。节日当天的日出后,家家户户做“诺如孜饭”,即“阔缺饭”,富裕家庭还用大锅做“冲阔缺”(大锅粥)。在过去,规定节日里不能宰杀牲畜。现在此规定已取消。过了午时更,人们成群结队骑马相互拜年。在平滩草地上举行各种游戏。日落更后,男女老少分别举行文艺晚会。诺如孜节一般3-15天。前一个星期为男人拜年,妇女看家;后一个星期妇女拜年,男人看家。诺如孜节后,柯尔克孜人便开始了一年紧张的生产劳动。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推荐阅读
-
- 甲骨文用辞及福祐辞
- “用”字在甲骨文中出现超过两千次,属极为常见的字词之一。“用”字大部分出现在祭辞中,但也有不少与祭祀无关的文例;另外还有几百条
-
-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 孔子的学生中,有一对父子。父亲名叫曾晳,儿子名叫曾参。曾参被后人称为曾子,他受到孔子和父亲曾皙的长期熏陶,对孔子的学说不但理解深
-
- 董卓部下一览
- 董卓西凉军人才济济,其中不少羌胡将领。
-
- 郭开如何陷害廉颇
- 古今中外的志士仁人都特别强调爱国主义精神。宋代的陆游曾写道:“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美国总统林肯说:“黄金诚然是宝
-
- 赵奢识子,赵括纸上谈兵
- 赵奢,嬴姓,赵氏,名奢。战国时代东方六国的八名将之一,简曰马氏。汉族,赵国人,与赵王室同宗,当届贵族,战国后期赵国名将。赵奢,是战国时赵国
-
- 商均作为帝王之子,为何不能成为帝王?
- 应该继承帝位的商均却最终没有成为帝王,司马迁的《史记》中说商均是不肖之子(即不如其父贤能),因此,舜帝选择了禹继承帝位。这是太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