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拉族歌谣
撒拉族民间传统文学。按其内容可分为礼仪歌、劳动歌、生活歌、叙事歌、历史传说歌、情歌、儿歌等。礼仪歌以《奥如乎苏》、《撒赫希》最为古老。《奥如乎苏》为婚礼祝词,送新娘来的娘家人吃罢宴席后,在院内置张大红桌,摆上嫁妆,由一位长者登台祝词,先夸赞阿訇、老人、阿舅、学者、媒人等,然后细说新娘成长的经历,夸耀新娘貌美心善,很有教养,接着恭维亲家,感谢盛情款待,后转入正题,以美好吉祥的词句赞扬这桩称心如意的婚事。《撒赫希》为婚礼上新娘唱的哭嫁歌,每位即将作新娘的女子在嫁前必须学会,在婚礼开始,当新娘被人搀扶着退出家门时,即开始唱哭嫁歌,边唱边哭,倾诉着对家庭的眷恋,埋怨父母过早地把自己嫁出去,要一直哭唱到婆家门前为止。劳动歌主要是各种劳动号子,如伐木号子、连枷号子、打墙号子、渡船号子等。号子是各种特殊劳动的产物,根据不同的劳动,或悠扬,或短促,或紧张,或弛缓,或高亢,或低沉,节奏性强,往往收到协调动作、振奋精神的积极效果。生活歌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控诉阶级压迫的,有劝喻人弃恶扬善的,有诉说婆家虐待的,有赞美新生活的,有颂扬民族团结的,有回答风俗习惯的,有概述农牧业生产的,有描绘风景山水的。情歌是撒拉族歌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撒拉族古老传统曲调“玉尔”的旋律,吸收糅合周围兄弟民族“花儿”的一些特点而形成的撒拉“花儿”,有清水令、孟达令、街子令、水红花令、三花草令、尕马儿令等,五字一句,对仗工整,韵律明快,委婉动听。儿歌是母亲教给儿女唱的,是启蒙教育歌曲。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嫫母:镜子的发明者
- 嫫母,又名丑女。5000 年前,黄帝为了制止部落"抢婚"事件,专门挑选了品德贤淑、性情温柔、面貌丑陋的丑女(封号嫫母)作为自己第四妻室
-
- 刘鹗与甲骨文历史上第一部著录书《铁云藏龟》
- 您看到展柜中所陈列的线装本书籍是《铁云藏龟》。这本书是“殷墟”甲骨文历史上的第一部著录书,刘鹗辑。 ——中国文字博物馆解说
-
- 一鸣惊人,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曰止戈为武
- 楚穆王十二年,楚穆王去世,嫡长子熊侣即位,是为楚庄王。楚庄王在令尹成嘉监督与辅佐下,为先君楚穆王发丧。楚庄王即位之初,楚国正处于风
-
-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 孔子的学生中,有一对父子。父亲名叫曾晳,儿子名叫曾参。曾参被后人称为曾子,他受到孔子和父亲曾皙的长期熏陶,对孔子的学说不但理解深
-
- 聂政:史上最顾家的杀手
- 根据 《史记·刺客列传》记载:“聂政者,轵深井里人。”聂政是郭解的老乡,也是轵地 (今河南省济源境内)人氏,深井相当于轵县的一个乡。豫
-
- 孟子智谏齐宣王爱戴百姓
- 战国时的齐宣王一心想称霸于天下。一天,他问孟子(约前372—前289年):“像我这样的人能不能统一天下?”孟子和齐宣王孟子觉得眼下人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