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克族萨尔玛希安部与西王母传说
据希腊和罗马的上古历史记载,帕米尔高原以西居住着塞克人的一支——萨尔玛希安人。中国古代传说,有一支以女子为首领的羌人——西王母部,沿着昆仑山的北麓一直西迁到遥远的西方。“萨尔玛希安”读快些,即近似于“西王母”。据《汉书·西域传》记载,若羌原住甘肃和青海交界的祁连山区,后沿昆仑山一直迁徙到帕米尔高原以西,以致自祁连山到波路国(今克什米尔地区的博罗尔),都有若羌人居住着。若羌在汉简中单称为“若”,其音与“塞”相近。唐代高僧道宣所著的《广弘明集》,引用荀济上梁武帝萧衍的《论佛教表》的一段话说:“塞种本允姓之戎,世居敦煌,为月氏迫逐,遂往葱岭南奔(塞人本是姓允的西戎,世代居住在敦煌一带,后来被月氏人赶走,才往帕米尔高原以南迁徙)。”荀济自己肯定,他说的话是从《汉书》中引用来的,但是现在流传的《汉书》中并没有这一段话。不过,他所说的事实却与若羌西迁的事实相符。考古学家在帕米尔高原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附近的香保保墓群中,发现了一批火葬墓,正是羌人的遗迹,因为羌人是流行火葬的,而周围的其他土著民族是流行土葬的。由此可知,帕米尔高原及其以西的塞克人萨尔玛希安部中,一定融合有以西王母传说为代表的若羌人。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
-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包世臣简介与解题:包世臣,字慎伯,晚号倦翁、小倦游阁外史,邓石如弟子,安徽泾县人,泾县古名安吴,故人称
-
- 荀子如何教导楚庄王治理国家?
- 荀子是如何教导楚王治理国家的呢?其中有这么个故事。楚庄王听说荀子是当世的大儒,便派人向他请教怎样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儒学荀子听
-
- 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吗?
- 司马迁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为我们留下了千古不朽的名作《史记》。然而,是不是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呢?事实并非如此
-
- 李广与程不识的不同之处
- 李广与程不识都是西汉名将。李广的祖上李信是秦国大将,曾率数千人攻逐燕太子丹,并生擒之,后因夸口用20万人可灭楚国,失败而归。李广勇
-
- 晋穆侯攻戎之战,晋穆侯为什么要攻打戎族?
- 晋穆侯攻戎之战是发周宣王执政期间的战争,其时间约从公元前805年开始,一直持续到公元前790年的战争。那么,晋穆侯为什么要攻打戎族,晋
-
- 晋襄公继承君位,皆用父亲生前所用的重臣
- 晋襄公,姬姓,名欢,晋文公之子,母逼姞,继位前称公子欢。晋文公九年(公元前628年)冬天,晋文公去世,公子欢继任晋国国君之位,是为晋襄公。晋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