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西北民族词典

踢踏舞

书籍:西北民族词典 作者:刘维新 朝代:1998-08-01 专题:书籍

俄罗斯族的舞蹈,因皮靴或皮鞋踏地,踢踏有声而得名,俄罗斯族称之为“阿那努希卡”(Ана-нушка)。俄罗斯族原居寒带,冬季严寒,俄罗斯族经常踏地以取暖,后来逐渐加工和改进,形成了一种舞蹈。后又吸收哥萨克穿靴跳骑马舞的装束和舞步,最后变成了一种精彩而典雅的舞蹈艺术。舞者不分男女,或穿皮靴,或穿高腰皮鞋,鞋跟和鞋底皆以坚硬的厚皮制作,因而点地或搓地时能发出清脆而响亮的声音。舞蹈可分单人表演邀请舞、双人(男女)对舞和集体表演舞三种形式。单人舞多在舞会休息时间进行,先由一人自动出来表示各种踢踏动作和舞姿,然后邀请另一人继续表现,邀请时舞者即在被邀请者面前踢踏,如果对方是长者,往往将一手放在心口,表示尊敬之意。如此循环表演,各具舞姿和特色,富有欣赏价值。双人舞为一男一女成对进行,或两人相对踢踏,或男人蹲身踢踏,女人直身围着男子踢踏,其中男子的舞蹈动作比较剧烈。集体踢踏舞为三人以上的群舞,或成圈,或成列,各自在固定的位置上表演各种踢踏动作和舞姿,颇有百花齐放、令人目不暇接的感觉。跳踢踏舞时皮靴和皮鞋点地的声音,犹如击鼓的鼓点,清脆响亮,富有节奏感和韵律。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曾子拜母噬指讲的是什么故事?
曾子拜母噬指讲的是什么故事?
曾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也叫曾参。曾子小时候家里穷,只能靠上山打柴贴补家用,他的母亲给别人做针线活,父亲种地,一家三口清贫度日。
九天玄女与福州线面的传说
九天玄女与福州线面的传说
宋朝诗人黄庭坚的《过土山寨》诗云:“南风日日纵篙撑,时喜北风将我行。汤饼一杯银线乱,蒌蒿数筯玉簪横。”诗中“银丝”说的就是线面
魏文侯用才之道
魏文侯用才之道
吴起(约公元前440—前381年),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军事改革家。汉族。卫国左氏(今山东省定陶,一说曹县东北)人
撵山
撵山
这是一个布依族的幽默故事,一起来看看。一天土司带着甲金去撵山。到了山上,土司让甲金去撵野物,自己却闲坐着休息。甲金跑进林子,大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