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西北民族词典

托茂人

书籍:西北民族词典 作者:刘维新 朝代:1998-08-01 专题:书籍

青海回族的一支。自称“驼毛”,也称“驼毛家”、“驼毛达子”、文献称“托茂”、“陀莫”、“土蛮”、“土满”、“蒙古回回”、“回夷”、“夷回”等,民国时期民族史学者称其为“驼毛”,还有的称其为“土尔其”。托茂(驼毛、土蛮等)均为秃、秃麻、秃满、秃马惕、土默特的不同音译。原为蒙古草原突厥语部落,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时归附,后并入斡亦剌(即瓦剌、卫拉特),游牧于中国西部地区。元朝后期,随斡亦剌部中的一些部落改信伊斯兰教。有的移牧于甘肃平凉、固原、以“土蛮”(或秃满)相称,有的移牧于贺兰山一带,成为今日蒙古族中的穆斯林。明正德年间,同瓦剌(哈剌灰部)一支进入青海今海南地区,与先后进入青海的亦卜剌、卜儿孩等蒙古穆斯林部合牧,游牧于青海湖周围,仍以“秃马”相称。明嘉靖年间,俺答汗率部入青后,除湟工川一带秃马归附俺答汗外,大部徙牧于日月山、大坂山等地。明末,新疆和硕特部首领顾实汗率卫拉特部驻牧青海,散居在柴达木、海南一带的秃马归附顾实汗,被编入和硕特南右后旗和南左末旗,仍称“秃马”。清初,甘肃回族在米喇印、丁国栋率领下反清失败,一部分起义军逃入青海秃马人聚居地祁连山大通河流域一带,由于共同的信仰,使他们受到了很好的安置和保护,给了土地、耕畜、籽种从事农业生产,并互为婚姻,逐融合到驼毛各部之中。先进的农耕技术的传入,逐步改变了秃马人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走上了定居放牧和农牧结合的道路。驼毛人英勇善战,精火器,善射骑,历史上是蒙古军的主力部队。清康熙年间,清军入藏征准噶尔军,在青海组建的先头部队就是以驼毛人为主体的蒙古军。雍正初年,青海蒙古在亲王罗卜藏丹津策动下反清,驼毛人被摆在与清军作战的第一线。后因清军围困了驼毛人的根据地,控制了驼毛人的首领和男女老小。驼毛人息战,罗卜藏丹津失去主力,很快失败。从乾隆四十六年(1780)起,青海穆斯林各族曾举行多次反清起义,驼毛人都站在起义的第一线,给清军以沉重打击。光绪年间,驼毛人摆脱了蒙古王爷的控制,在其首领荼根率领下举族参加了河湟穆斯林反清起义,与回族、撒拉族合兵转战各地。失败后,茶根率二千余驼毛精锐部队转战柴达木、祁连山一带一年有余,后同河湟回族、撒拉族起义军一同进入新疆,被清军分割包围而失败,茶根被害,义军被残酷镇压,驼毛人人口锐减。民国时期,青海驼毛人逐渐摆脱蒙古族首领的控制,通过迁徙、婚姻,逐步融合于回族中。现在,在青海湟中、祁连、门源还有部分驼毛人,约300户,千余人,他们聚族而居,以“驼毛”自称,操蒙古语,着蒙古服,善于经营畜牧业,兼营农业、采矿业、以肉为主食,以酥油奶茶为饮料。无论男女老少都善于骑马,体形容貌与蒙古人无二致,坚守伊斯兰教信仰,有部分蒙古族生活习俗和性格特征。

上一篇:托忒文 下一篇:托茂蒙古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王匡:绿林农民起义的元勋
王匡:绿林农民起义的元勋
王匡,新市(今湖北京山东北)人,西汉末年,以他为首点燃了埋葬新莽统治的绿林农民起义烈火,因此,他是绿林军农民起义的元勋。后世把劫富济
古代赌博关扑和扑卖介绍:相国寺前、西子湖畔的大众博戏
古代赌博关扑和扑卖介绍:相国寺前、西子湖畔的大众博戏
《水浒》第三十八回里,有一段描写黑旋风李逵赌钱的文字:宋江初会李逵,出手送了他十两银子。李逵拿了银子,便跑到一家“赌房”去赌,想赢
甲骨文用辞及福祐辞
甲骨文用辞及福祐辞
“用”字在甲骨文中出现超过两千次,属极为常见的字词之一。“用”字大部分出现在祭辞中,但也有不少与祭祀无关的文例;另外还有几百条
齐桓公是怎么死的?齐恒公死因竟如此凄惨!
齐桓公是怎么死的?齐恒公死因竟如此凄惨!
齐桓公简介齐桓公(?-前643年10月7日),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齐氏(其祖先原为吕氏),名小白。齐僖公的儿子、齐襄公的弟弟。春秋五霸
华元从俘虏到关键先生,且看华元如何逆袭
华元从俘虏到关键先生,且看华元如何逆袭
楚邲之战后,取得胜利的楚庄王志得意满,开始到处惹是生非。公元前595年,楚庄王派申舟出使齐国,又派公子冯出使晋国。从楚国到齐国需途
华元劝晋国、楚国休战
华元劝晋国、楚国休战
晋国、楚国两大国之间连年征战,各自损失极为惨重。宋卿华元得知晋、楚两国有谋求媾和之意,就主动出来斡旋,促成晋、楚结盟。华元不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