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南山拱北
伊斯兰教传教士墓陵。元代至顺到至元年间(1330-1340),伊拉克传教士古支布·兰巴尼·阿布杜·拉赫曼由中亚到中国传教,先到云南,由于语言不通,即应蒙古西宁王速来蛮邀请,率徒到西宁传播伊斯兰教经典教义,速来蛮在西宁凤凰山根(即青海西宁南山)为他修建讲经堂,开学讲经授徒,河湟地区各族穆斯林前来学经者众多,为河湟地区培养了一大批伊斯兰教学者。他去世后,由速来蛮出资在凤凰山顶为他修建了拱形墓亭,将附近大片土地从山根到山顶划为陵墓属地,称凤凰山麻札。从此,“湟中风凰山”成为河湟传播伊斯兰文化的基地之一。据传,速来蛮长子、伊斯兰大学者亚格罕继承西宁王位后,为适应各地穆斯林各族瞻仰陵墓,学习经义,遂在山根讲经堂处又修建了藏经阁、礼拜殿以及经师和学经人住宿的庭院,山顶陵墓旁修建了静修室和守陵人房舍。明、清时期,许多国内外著名经师都曾在这里收徒授经,西北许多著名经师也都是这里培养出来的。各教派传入后,依门宦称呼,将凤凰山麻札遂改为凤凰山拱北,或称南山拱北,是河湟地区最早的拱北建筑。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起,因青海穆斯林各族多次起义反清,该拱北内建筑多次被清军焚毁,土地被没收。直到1946年,由西宁各派穆斯林共同集资在今拱北地区修墙垣,建礼拜堂、静修室、厢房,置牌坊,立石碑,修山门。1958年被毁。1987年起,由穆斯林集资重修,建成钢筋水泥五级亭楼。东侧修建了两层楼房,一楼为接待室、藏经室和阿訇、管理人员宿舍,二楼为静修室,楼南侧修建了二层楼的招待室,供国内外瞻仰拱北的宾客住宿使用,并成为宾客消夏避暑、俯瞰西宁全貌的胜地。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拜孔夫子,还是拜文曲星
- 中国人有深厚的敬畏知识和看重读书人的传统,都希望能在考试中考出个好成绩,出人头地,可是在“知识崇拜”方面却并存着两个偶像,孔夫子
-
- 齐桓公庭寮求贤
- 齐桓公一心想称霸于诸侯,他懂得 “得士者强,失士者亡”的道理,积极地招贤纳士。其中流传着这么个故事。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
-
- 董卓生平
- 董卓诞于永和五年(141年),生来具备过人的怪力,能在马上左右开弓。年少时游历羌胡聚居地,与豪帅结交。后从事耕作,豪帅来访时以谋生的
-
- 清明节的由来,晋文公并不是真想杀介之推
- 晋文公流亡的时候,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最艰难的阶段,就是流亡团队经过卫国的时候。他们不仅遭遇卫成公的冷遇,连卫国的百姓也不
-
- 狐偃是如何将晋文公推向复国的道路的?
- “有志始知蓬莱近,无为总觉咫尺远。”雄心壮志是茫茫黑夜中的北斗星,是人生中的指路明灯,是我们前行的力量源泉……中华民族超越千年
-
- 司马错:司马迁之先祖的军事家与政治家
- 司马迁在《史记》中明确指出,他的祖先是世袭的史官,从周朝开始就是宫廷史官,司马错更是他的直系祖先。司马错剧照司马错是个神人,他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