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
东乡族地区对伊赫瓦尼派的别称。伊赫瓦尼是阿拉伯文的译音,意为“兄弟”,东乡族伊斯兰教派之一,因其产生时间较晚,故称为“新教”;又因倡导“凭经传教”,亦称“圣行派”、“尊经派”。始传人马万福,东乡族,也称果园哈智,马果园。1984年,马万福从麦加朝觐归来,先在湖北老河口讲学传经近一年。而后回到家乡,联络当时著名的十大阿訇。倡导伊赫瓦尼学说,得到很多阿訇和穆民拥护。1918年,马万福被青海马麟、马麒兄弟接到西宁,成立“宁海回教促进会”,大力宣传伊赫瓦尼主张。1934年,马万福病故后,他培养的十大阿訇继续宣传其主张,影响及于西北各省。拥有东乡族、回族、撒拉族、保安族信教群众约百余万人,全国各地都有分布。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伊赫瓦尼内部发生分裂,一小部分人另立教派,称“赛莱弗耶”,俗称“三抬”。伊赫瓦尼的主要主张是:(1)认为中国伊斯兰教汉化严重,有些作法违背了伊斯兰教的基本信条。主张“凭经立教”,“尊经革俗”,按照《古兰经》的明文规定和《圣训》改革中国伊斯兰教。(2)注重宣传并遵守信仰的根本——伊玛尼,严格地要求认主独一,除真主安拉外,不得崇拜任何人、任何物。(3)特别注重“舍热尔提”,即《古兰经》明文规定的念、礼、斋、课、朝“五桩天命”,强调这是最基本的宗教功课,必须保证认真完成。(4)主张为教民念经不收报酬,教民也不得因请阿訇念经而备饭招待,即所谓“吃了不念,念了不吃”。(5)念经用标准的阿拉伯语念,一人念,众人听,念经时不得点燃香烛。(6)提倡念经读书,中阿并重。(7)没有教主,教权分散,各清真寺之间互不隶属。伊赫瓦尼派在其发展过程中,得西北回族军阀的大力支持。如青海的马麟兄弟、马步芳等,宁夏的马鸿宾、马鸿逵等,这在客观上扩大了伊赫瓦尼的传播,他们为伊赫瓦尼派成为中国伊斯兰教派之一起了重要作用。
-
- 甲骨文用辞及福祐辞
- “用”字在甲骨文中出现超过两千次,属极为常见的字词之一。“用”字大部分出现在祭辞中,但也有不少与祭祀无关的文例;另外还有几百条
-
- 兵痞董卓
- 董卓——身经百战的西北兵痞,兽性匪类的“凉州帮”帮主;汉献帝的拥立者成了第一个专政首相;史称他是一个百年不遇罪恶滔天令“人神波
-
- 子婴推动了秦朝的灭亡吗?
-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游途中病逝,赵高、胡亥和李斯合谋发动沙丘之变,由此胡亥登上了天子宝座,并矫诏赐死皇长子扶苏,随后打算对名将
-
- 介子推功不言禄原文、翻译及知识梳理
- 晋侯①赏从亡者②,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介之推雕像推曰:“献公之子九人③,唯君在矣。惠怀④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
-
- 廉颇善饭
- 廉颇,生卒年不详,嬴姓,廉氏,名颇,山西太原(一说山西运城,山东德州)人。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曾率
-
- 淳于髡借机讽谏齐威王
- 齐威王八年(前371),楚国派遣大军侵犯齐境。齐王派淳于髡出使赵国请求救兵,让他携带礼物黄金百斤,驷马车十辆。淳于髡仰天大笑,将系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