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两倍量追涨法
第181节:单位时间两倍量追涨法
见(图181-1)所示。
图181-1
最近大盘走得比较曲折,先是从小三角形向下突破,然后快速下跌到e线处又往上走。现在来看,我们以前画的这个大三角形,b点处从技术形态上被突破,从股票形态学上来讲,这种形态的图应是一个追涨点,但是这个图形有个问题,就是量不够。广通技术讲究成交量和技术形态综合分析,当我们研究这幅图时,我们要看它突破时成交量是不是能达到我们的要求。
我们要求K线突破三角形上边线时成交量达到什么水平呢?就是要它在单位时间内能放出两倍的量,并能逐步放大,也就是说要放出稳步上扬的红量(h处上斜线),而现在的量达不到这个要求,所以我们在这一带追涨是比较谨慎的,不敢大面积建仓。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如果它的成交量不放出来,它的涨势是不能持久的,我们要提防它在d线处出现一个后死叉,从而使这波上涨行情夭折。现在的情况是指数往上走,而成交量在往下走(见h处下斜线),我们的担忧是很有道理的。对于在b处追了一点的同学,一定要注意几点:一是仓位不要太重;二是一定要追打龙头股,就是要追打那些涨得快且量大的股票上,才可能有利可图;第三就是在后死叉的时候一定要出货。
那么,到底要满足什么条件我们才能追涨呢?我刚才已经说过了,要它的量放大,而且量要持续地放大,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例如像g点处,它虽然放量了,但没有持续,所以就跌下来了,它如果能持续放量,这个行情就可以走得更远。现在h处更糟,一点量也没放,更谈不上持续了。究竟怎么样才算放量呢?我们有个标准,就是【单位时间的两倍量】。现在我们看的是60分钟K现年图,单位时间就是1小时,两倍量就是超过5小时和10小时均量线的两倍。我们来看g点第一根大量,它达到了这个标准,我们可以在半个小时的时候,就发现它的量已经抵达了5小时和10小时均量线,那么剩下来的量就是多出来的量。等到第一个小时量达到了5小时和10小时均量线的两倍,就可以把第一部分资金推进去,然后如果发现第二个小时量还在持续放大,就把第二部分资金推进去,如果以后每个小时的量都在放大,就可以继续推进资金,但是如果量萎缩了,那就不能再追进了。做股票就要这么做,这就叫做【单位时间两倍量追涨法】。
现在h处的量完全达不到这个水平,所以它的涨势也是很有限的。为什么我们要说单位时间呢?这是指你看盘时,你把自己定位在什么操作上。如果你是短线操作,就把单位时间定位到30分钟K线图,如果15分钟量就将5个单位和10个单位均量线【填满了】,你就可以关注了。如果你是中线操作,你就看日K线图,每天下班回来一看,日成交量达到了两倍量,就可以买进了。对于长线操作的人,你看周K线图就可以了,如果周成交量达到两倍量了,那就可能要来大行情了。
现在我们经常可以在其它地方看到教人如何追涨的绝招,说得天花乱坠,复杂深奥得不得了,现在学了【单位时间两倍量追涨法】就把这个问题大大简单化了,只要在满足所需要的股价形态同时,又能达到单位时间的两倍量,那么我们实施追涨就OK了。
图181-2
图181-3
图181-4
图181-5
图181-6
小结:
做短线要想赚钱,就要抓住成交量这个牛鼻子,那么成交量代表什么呢?在一个形态构筑末期,市场是处于没有动静当中的,这个时候出现放量向上突破,那不是说明有庄家在投入资金吗?如果形态好,量也能达到单位时间两倍量的标准,则行情看涨,可以追进!
【单位时间两倍量】搭配上好的形态,突破时就是我们追涨的信号。
但有一点是需要我们注意的,对于指数来说,出现一根单位时间两倍量是不够的,必须出现一堆量才行,而对于庄家已经控盘的个股又不一样,也许有的庄股在启动的第一根阳线处会出现单位时间两倍量,但之后却出现【量越来越小,价越飘越高】的现象,这是正常的现象,切莫当作量价不配合的情况给卖早了,这点请注意。
-
- 神话中八仙的由来与传说 八仙是怎样排名的?
- “八仙”乃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八位神仙,即李铁拐、锺离权、蓝采和、张果老、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然而这个排名及八仙
-
- 华元从俘虏到关键先生,且看华元如何逆袭
- 楚邲之战后,取得胜利的楚庄王志得意满,开始到处惹是生非。公元前595年,楚庄王派申舟出使齐国,又派公子冯出使晋国。从楚国到齐国需途
-
- 豫让:模范忠臣
- 赵氏灭掉了智伯领导的智氏集团。为了抒发自己报仇雪恨后的喜悦心情,赵氏的老大赵襄子找来能工巧匠,把智伯的脑袋砍下来做成了一件工
-
- 黄石公是什么人呢?为什么要给张良一本书?
- 黄石公(约公元前292年-公元前195年),秦汉时隐士,别称圯上老人、下邳神人,后被道教纳入神谱。《史记·留侯世家》称其避秦世之乱,隐居东
-
- 秦庄襄王,千古第一大帝嬴政的生父
- 秦孝文王是个悲情君王,等了几十年终于轮到自己当皇帝,却在位仅仅三天,就寂然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在此之前,先王昭襄王,带领着秦国在一统
-
- 苏代巧辩得高都
- 战国时期 ,韩、魏、赵、秦为了争夺高都 (范围大致为原晋城、高平 、陵川三县地),打得你死我活,都曾占领过高都。而弱不禁风的周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