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大全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和杂言诗等形式。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称为近体诗,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而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
清朝-陈方恪的诗文《水调歌头 为省安题顾鹤逸画北固云山图》
诗文十二万年劫,不坏是金仙。人閒今日何世,暝色赴虞渊。剩有随身铁笛,且趁波平月上,吹醒洞龙眠。寂寞与谁语,招手古成连。兀兀醉,昏昏睡,尽狂颠。蓬莱方丈何处,缥缈此心悬。公自餐风[阅读]
近朝-卢前的诗文《水调歌头》
诗文芭蕉展大叶,晴陌木棉飞。荔枝红映江岸,南国正芳菲。自有粤山粤水,那见工农如此,意气吐虹霓。劳动创新业,奴隶发英姿。跨东桥,迈大道,转西堤。经过六二三路,万臂一时挥。放眼五洲[阅读]
宋朝-范成大的诗文《水调歌头·万里桥边客》
诗文雪月两相映,水石互悲鸣。不知岩上枯木,今夜若为情。应见尘中胶扰,便道山间空旷,与么了平生。与么平生了,□水不流行。熹起披衣,瞻碧汉,露华清。寥寥千载,此事本分明。若向乾坤识[阅读]
金朝-段克己的诗文《水调歌头 其二 迎送神二词为刘润之赋》
诗文九日复何日,独立眺清秋。万方多少心事,宛转有难酬。更指郑仙岩北,何代何年废寺,寂寞傍高丘。风叶满林麓,飒遝逼人愁。天下事,吾不信,总浮沤。莫问千秋成败,莫问有何求。如许英年[阅读]
当朝-刘斯奋的诗文《水调歌头 夏夜独酌兼怀斯翰》
诗文帆腹饱天际,树发渺云头。翠光千顷,为谁来去为谁留。疑是吴宫西子,淡扫修眉一抹,妆罢玉奁秋。中流送行客,却立望层楼。风色变,堤草乱,浪花愁。跳珠翻墨,轰雷掣电几时收。应是阳侯[阅读]
宋朝-佚名的诗文《水调歌头 寿赵阆州五月初五》
诗文草草三间屋,爱竹旋添栽。碧沙窗户,眼前都是翠云堆。一月山翁高卧,踏雪水村清冷,木落远山开。唯有平安竹,留得伴寒梅。唤家童,开门看,有谁来。客来一笑,清话煮茗更传杯。有酒只愁[阅读]
元朝-吴澄的诗文《水调歌头 次韵寄皮达观(四印齐本原无题兹》
诗文白头閒父老,都说幕中宾。杜门鹤立,风雨不遣客来频。果是清心苦节,能障狂澜砥柱,矻立势千钧。吹散浮云了,依旧月如轮。忆公馀,携印绶,出城闉。酒船醉舞,江月还似谪仙人。好理木天[阅读]
近朝-彭靖的诗文《水调歌头》
诗文云是我之魄,风是我之神。世伦不是绳索,蹑足步阊阍。托起一钱圆月,卖与帝家换酒,大笑捲天津。回首问庄子,孰者与鹏鲲?饮元气,佩日月,舞乾坤。不知何事蓬丈,鳌背避逡巡。见说桃源路[阅读]
宋朝-卢炳的诗文《水调歌头 题蒲圻景星亭上慕容宰》
诗文回想去年事,一出续黄粱。相逢但问研究,风格恁张扬。桌上红蓝墨水,架上英法日语,事事尽堂皇。天平显微镜,棋列极辉煌。英文过,植物毕,国文忙。晚来犹有,专家会议两三场。坐看主任[阅读]
清朝-萧恒贞的诗文《水调歌头 夏晚与石君湖上纳凉,填此索和》
诗文臣有镆铘剑,千里不留行。偶然弹铗长啸,三尺冷光青。梦蹋山空路杳,唱彻寒烟荒草,垂柳自无情。且进杯中酒,扶醉揖山灵。抱朴子,谷梁传,太玄经。此生何似?高举云外一毛轻。临去仰天[阅读]
近朝-汪玢的诗文《水调歌头 癸丑年除夕赋》
诗文金节照南国,画戟壮陪都。严谯鼓角霜晓,雄胜压全吴。葱茜采香古径,缥缈折梅新奏,春事早关渠。谁识使君意,行乐与民俱。披绣幌,薰宝篆,引琼酥。黄堂当暇,宾幕谈笑足欢娱。看取十行[阅读]
清朝-杨葆光的诗文《水调歌头·庚辰中秋,用坡仙丙辰中秋韵》
诗文登楼遣凉夜,月照万荷花。凉飔催睡未肯,坐到玉绳斜。一任罗帱蚊宿,要听江城鸡唱,东向吸朝霞。暑气遁何往,幽意浩无涯。思芳草,悲落叶,叹浮槎。闲愁甚此都断,客子乍还家。但愿日长[阅读]
当朝-秦鸿的诗文《水调歌头》
诗文闰馀有何好,一岁两中秋。滕王高阁曾醉,月涌大江流。今夜钓龙台上,还似当时逢闰,佳句记英游。看山兼看月,登阁复登楼。别离久,今古恨,大刀头。老来长是清梦,宛在旧神州。遐想芗林[阅读]
近朝-张伯驹的诗文《水调歌头 其二 元宵日邓尉看梅花是日为慧素生日》
诗文战骨缟如雪,月色惨中秋。照我三千白发,都是乱离愁。犹喜淞江西畔,张绪门前杨柳,堪系钓鱼舟。有酒适清兴,何用上南楼。*金甲,驰铁马,任封侯。青鞋布袜,且将吾道付沧洲。老桂吹香未[阅读]
清朝-高燮的诗文《水调歌头 寄欿庐安庆》
诗文京口古雄镇,是我钓游乡。大江日夜东去,山色郁葱葱。著屐来登北固,回望金焦两点,宛在水中央。頫仰发长啸,意气自飞扬。一弹指,今古事,几沧桑。论兵作赋,谁更相约醉千场。何意轮君[阅读]
元朝-佚名的诗文《水调歌头》
诗文眼底一湖水,头上是青天。不看今夜明月,惆怅已三年。难得冰蟾重见,依旧流离道路,依旧遍孤寒。下界满烽火,地狱在人间。放船处,荷万柄,客难眠。偶来世外偷息,鸥梦暂时圆。只惜俊游[阅读]
当朝-陈永正的诗文《水调歌头 其三 再寄斯奋》
诗文万里桥边客。(下缺)[阅读]
宋朝-赵必{王象}的诗文《水调歌头(寿梁多竹八十)》
诗文双龙隐扶辇,千骑纵翱翔。云旌翠蕤摩荡,遥指白云乡。风驭飘飘高举,云驾攀留无处,烟雾杳茫茫。小立西风外,似听佩锵锵。暮天长,秋水阔,远山苍。归途正逢明月,醉语说丰穰。但愿明年[阅读]
宋朝-李光的诗文《水调歌头 罢政东归,十八日晚抵西兴》
诗文客里谁堪醉?闲门喜月过。莫问明朝风雨,玉镜正新磨。已有数竿修竹,尚欠一溪流水,此外更云多。饮罢忽长啸,双泪落金荷。吾倦矣,正思子,浩风波。行吟向晚何处?五岭郁嵯峨。且憩翠微[阅读]
明朝-尤侗的诗文《水调歌头 其二 解嘲》
诗文玉斧折丹桂,锦绣拂银河。蟠胸虹气千丈,捧砚唤宫娥。三度花攒五马,一笑毫挥万字,何处不恩波。试问老仙寿,铜狄几摩挲。舞槐龙,垂艾虎,弄清和。湖山风月,且与吟笑侧金荷。明岁端阳[阅读]
清朝-郑文焯的诗文《水调歌头 中秋夜城西楼望月和东坡》
诗文四垂云*暧,一夏雨溟蒙。千奇百怪惊人,海蜃眩青红。谁道谷城黄石,混迹长安紫陌,九万里培风。静夜?澄霁,皎月丽天中。问今年,年岁许,尚童蒙。憨痴自笑,能裨造化竟何功。岂意京华倦[阅读]
当朝-吴禄贞的诗文《水调歌头 中秋前三日干丞眷属到延戏赠》
诗文携手来天上,一笑对尘寰。万象都归吐纳,咳唾落云间。何处层城铁笛,唤住行云一片,吹韵入高寒。指点秦关外,楼阁起长安。更乘兴,凌上界,有何难?故山回首,暮霭苍烟自往还。万叠燕云如[阅读]
近朝-罗元贞的诗文《水调歌头 金陵暮秋》
诗文华亭新伟观,胜地得高雄。凭栏徙倚要眇,万里景无穷。好是江流萦绕,那更云天舒阔,叠嶂倚晴空。眼界无尽藏,怀抱有清风。主人贤,开绮席,泛金钟。放怀一笑,许我满酌醉颜红。祗恐玺书[阅读]
宋朝-张栻的诗文《水调歌头 联句问讯罗汉同张敬夫》
诗文我爱勺湖住,三伏暑全忘。谁家闹红,双桨来往乐无央。畅好雨馀天气,记取薄罗衫子,兜住水云凉。一事与君说,花欲傲诗狂。指城西,几株柳,挂斜阳。有时鬓丝,风过献上藕花香。千古高山[阅读]
清朝-蒋士铨的诗文《水调歌头十二首 其五》
诗文瑞应杉溪县,光动极星宫。人间盛事此日,岳降自高嵩。庆兆三阳开泰,散作一团和气,无地不春风。眉寿八千岁,今代黑头公。听剑履,上星辰,此行中。况金瓯姓字,当路那已达宸聪。管取凤[阅读]
清朝-黄钧宰的诗文《水调歌头 其二 题山阴周啸麓《抱琴图》》
诗文今夕是除夕,明日即明年。侧身天地无奈,忽忽欲华颠。瑟瑟微风小雨,霭霭红灯绿酒,佐酒有鱼鲜。且尽当时醉,难料后来缘。杯盘罢,思往哲,诵名篇。黄金铸印如斗,飞马定居延。或则吴姬[阅读]
宋朝-李昴英的诗文《水调歌头·郭外足幽胜》
诗文礼岂为吾设,短褐自雍容。譬如金谷荒苑,焉得锁春风。一片落红飘谢,万里绿潮喷洒,光景古来同。醉里吴王灭,西子五湖东。弄扁舟、披散发、过离宫。此生能几两屐,人世几丘峰。解道[阅读]
清朝-奭良的诗文《水调歌头 其一》
诗文明月一年好,始见此宵圆。人间不照离别,只是照欢颜。侍婢梅花万树,杯酒五湖千顷,天地敞华筵。主客我同汝,歌啸坐花间。当时事,浮云去,尚依然。年少一双璧玉,人望若神仙。经惯桑田[阅读]
当朝-朱生豪的诗文《水调歌头 酬清如四川如用原韵》
诗文拄杖去东海,依旧客他乡。心头眼底愁思,景物共苍茫。楼外夕阳冉冉,天半黄尘滚滚,灯火渐辉煌。也没菊花看,屈指近重阳。一杯酒。三更月,九回肠。卅年岁月,回首何事苦悽惶。低唱微[阅读]
清朝-周贻繁的诗文《水调歌头 春暮》
诗文今日是何世,今岁是何年。君看变幻如许,掩袂复奚言。依旧飞还退鹢,对影魂销黯黯,浪拍夕阳天。回首见帆远,底处似乡园。旅怀积,千叠巘,逼镫前。谁教异地明月,偏向此时圆。尽许高歌[阅读]
当朝-陈永正的诗文《水调歌头 喜晤斯奋》
诗文五行不到处,一气未生前。清光赫赫,无何乡里独超然。日月岂能照鉴,天地不能包裹,晃朗妙无边。赖有竹涧水,却向世人传。杳兮冥,恍兮惚,湛兮然。这些消息,浑身是口也难诠。截断千差[阅读]
未知-曹伯启的诗文《水调歌头 和卢仲敬太守》
诗文万瓦在萝际,石上自低徊。故人相俟何处,百丈矗阴崖。转忆别时豪语,待子十年之后,消息日边来。此地若重见,未免两惊猜。人不至,归无路,岁华催。思君今我不乐,岂独为怜才。满面凭高[阅读]
当朝-尹文敬的诗文《水调歌头 重游大名湖历下亭》
诗文百岁人能几,七十世间稀。何况先生八十,蔗境美如饴。好与七松处士,更与梅花君子,永结岁寒知。菊节先五日,满酌紫霞卮。美成词,山谷字,老坡诗。三迳田园如昨,久矣赋归辞。不是商山[阅读]
元朝-白云山翁的诗文《水调歌头 兀颜分宪至邑,奉和前题 河南通志》
诗文晚渡呼舟疾,寒日正苍茫。西兴浦口云树,真个是吾乡。闻□蜗庐好在,小圃犹存松菊,三径未全荒。收拾桑榆景,蓑笠换金章。珥金貂,拥珠履,在岩廊。回头万事何有,一枕梦黄粮。十载人间[阅读]
清朝-周之琦的诗文《水调歌头 辛酉三月廿七日,移居文殊寺巷》
诗文卿自用卿法,吾亦爱吾庐。一生着几两屐、安用美哉车。种得东篱五柳,饮得东皋五斗,此外又何须。已梦我为蝶,谁识子非鱼。书咄咄,称好好,解如如。不如说鬼、妄言妄听莫辞无。人贵[阅读]
清朝-樊增祥的诗文《水调歌头 其三》
诗文楼阁夜明水,枫冷雁横天。不知今夕何夕,对此思华年。记我骑云飞去,曾到广寒仙宇,天袂至今寒。云外小垂手,声在步虚间。罢歌舞,何处篴,又惊眠。十洲三岛,在眼一镜万沤圆。画鼓连江[阅读]
元朝-顾阿瑛的诗文《水调歌头 天香词》
诗文今夕是何夕,昂首望青天。彷佛月华桂府,偏对我重圆。回首乡关何处,叹我频年戎马,飞梦度关山。且莫悲离别,携手话辛酸。剪不断柔情,一夜无眠。长途万里重相逢,恨海难填。只说封侯[阅读]
元朝-李孝光的诗文《水调歌头》
诗文千古江山丽,百代帝王轻。六朝兴废如浪,打过石头城。往日豪华富贵,剩有乱鸦斜日,狐兔互悲鸣。玉树久凋歇,商女尚多情。檀板瘦,关河冷,惜娉婷。金风次第凄紧,萧瑟夕阳汀。菊老荷枯[阅读]
明朝-陶安的诗文《水调歌头 其六 赠台医张氏》
诗文雪月两相映,水石互悲鸣。不知岩上枯木,今夜若为情。应见尘中胶扰,便道山间空旷,与么了平生。与么平生了,□水不流行。起披衣,瞻碧汉,露华清。寥寥千载,此事本分明。若向乾坤识易[阅读]
当朝-黄万里的诗文《水调歌头 癸丑中秋云破月来》
诗文东海不复见,世德重清门。绝代流风馀韵,披拂见遗芬。乔木广留嘉荫,丛桂浓堆别业,秋色正平分。倚树读书者,金粟是夫君。淮海气,书画手,宰官身。合向木樨花畔,添写月中人。妾本芙蓉[阅读]
清朝-汪东的诗文《水调歌头》
诗文万象静中会,何处不移情。随意莳花,叠石点缀总清奇。君自有琴未理,再说无不鼓,已被古人欺。我向画图里,声听海潮低。惜古调,抱遗响,莫歔欷。替把焦桐,解取还向绿阴携。弹到仙禽起[阅读]
宋朝-仲并的诗文《水调歌头(赵制置见招,归用东坡中秋韵,以见微意)》
诗文情深逾骨肉,梦觉只堪哀。低徊往事如梦,一一前眼来。绝忆风朝雨夕,几度相宽相慰,有愿永相偕。弹指天人际,千唤不能回。痴心语,凭片纸,寄灵台:“芸窗他日萦想,莫道总成灰。要使寒宵[阅读]
宋朝-王之道的诗文《水调歌头(和张文伯对月词)》
诗文郭外足幽胜,潮入涨溪流。舫斋小小一叶,老子日遨游。管领白苹红蓼,披戴绿蓑青箬,直钓任沈浮。玉缕饱鲈鲙,雪阵狎沙鸥。个中眠,个中坐,个中讴。个中收拾诗料,觞客个中留。休羡乘槎[阅读]
清朝-陈维崧的诗文《水调歌头 宋荔裳曹顾庵王西樵招集刘峻度葭园即席限韵》
诗文腕底有奇鬼,得句不能仙。先生招我以酒,有酒便陶然。颇笑终南老魅,忘了当年毷氉,多时在人閒。急取兕觥酌,随入竹林眠。夜漏沈,天步迥,月钩连。三尺安在,嘻嘻出出遍人寰。长此摇头[阅读]
当朝-黄绮的诗文《水调歌头 其一 学字》
诗文西北有高楼,飞桷接危穹。有人楼上伫立,日暮杜鹃风。回首神京旧路,怅望故园何处,举世几英雄。骋意须长剑,梦想建奇功。花事谢,莺歌歇。酒尊空,旧日雕栏玉砌,狐兔窜枯松。为问昔盟[阅读]
清朝-程颂万的诗文《水调歌头 其二 与印伯追话庚戌九日吴祠山游,前二岁为节庵及予主禊,君时皆令武昌,未与。叠辛韵》
诗文春事到三月,好景易匆匆。时序推迁如此,安得巧从容。莫怨驹光难驻,且看双鬟似旧,明岁再相逢。别有恋人处,芳草缀残红。步苔径,来杏苑,觅吟踪。惜花蝴蝶,犹自飞向绿荫中。知是韶华[阅读]
宋朝-汪莘的诗文《水调歌头·寄语山阿子》
诗文终日不能尽,妙语似醍醐。近来快意何事,相对暂忘鱼。子欲手援天下,车舸今将驰逝,风雨念长途。吾亦欲东耳,郁郁此安居。持白眼,俯而笑,仰而吁。世间多少刍养,甘作一郎奴。踏遍山川[阅读]
当朝-冯永军的诗文《水调歌头》
诗文尝为武林客,欢洽快平生。谁知分袂江浒,西往复东行。今日簿书旁午,明日山川迢递,愁恨几时清。回首旧游地,天远暮云平。鬓双皤,肠百结,意何成。多应故山猿鹤,笑我尚争名。尽自轰轰[阅读]
清朝-丁澎的诗文《水调歌头 其一 少年》
诗文往事过驹隙,末路寄蜗庐。不知箪食瓢饮,陋巷较何如。小植红桃绿柳,闲缚茅篱竹栅,幽梦蝶蘧蘧。朱绂者谁子,门外已过车。邺侯井,徐稚榻,子云居。翩然舍去聊可,著论拟潜夫。昔日天花[阅读]
近朝-顾随的诗文《水调歌头 平津车上》
诗文酹汝一杯酒,还我有情天。大江东去谁唱,莫忆赤乌年。终古明珠一颗,一任东西南北,侧面看成全。谁写广寒照,人在桂丛间。月中坐,宁不胜,雨中眠。百年通算,何止千二百回圆。满地疏疏[阅读]
-
- 为何“甲骨文之父”是王懿荣
- 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因病买药,发现中药“龙骨”上有些奇怪的刻画符号。经过仔细研究,王懿荣认为“龙骨”上的这些刻画符号是商王朝
-
- 周定王兄终弟及,楚庄王问鼎中原
- 如果司马迁的《史记》没有记错的话,大周王朝此次难得地出现了一次“兄终弟及”。按《史记·周本纪》记载,周匡王去世之后,继承王位的
-
- 王莽改制
- 王莽改制是西汉末及新朝时由王莽推行的托古改制。初始元年(8年),王莽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是为始建国元年(9年
-
- 晋文侯威胁最大的不是其弟“成师”,而是殇叔
- 周宣王的时候,晋国国君是晋穆公,穆公的太子叫仇,后来又生了个小儿子成师。《左传》和《史记》都记录说,当时就有个叫师服的贤大夫发表
-
- 介之推割股奉君是民间传说,并非历史事实
- 关于介之推的传说故事中,被提及最多的是 “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举,后世的寒食节、清明节,许多地方都认为源于介之推。这个
-
- 狐偃劝晋文公退避三舍,击退楚军
- 晋文公在各诸侯国的威望很高,很多小国有难,都会找晋文公帮忙。有一天,宋襄公的继任者宋成公写信给晋文公,说楚国要联合三国攻打宋国,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