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曲》的由来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20-08-24 10:11:23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月光》这个曲名不是贝多芬起的,他为这个第十四号作品题的标题是《幻想风的奏鸣曲》,但今天已鲜为人知。为什么《月光》这个标题能够流传下来,而原来的标题反倒“失传”了呢? 19世纪的德国诗人兼批评家雷尔斯塔听了贝多芬的这首乐曲后,诗情勃发,不能自已,用文学语言对自己的音乐感受进行了极力的渲染、描绘,热情称颂作品的第一乐章使他联想起瑞士蓿湖,及那湖面上水波荡漾的月光。“月光”二字引起了听众普遍的共鸣,用“月光”来概括这首乐曲的音乐形象就迅速传播开来。出版商为了赚钱,投听众之所好,在出版的乐谱上正式印上了《月光奏鸣曲》的标题。一百多年来,大多数听众都按照《月光》的心境去欣赏这首乐曲,觉得第一乐章如海上升明月,希望萌发,微云所遮,悲凉油升;第二乐章如皓月当空,梦入仙境;第三乐章似狂风骤起,浓云蔽月,遍地漆黑,悲苦而狂呼。贝多芬题名为《幻想风的奏鸣曲》,本章是想破除常规,将第一乐章的快板、奏鸣曲式改为慢板、幻想风的自由形式,是不落窠臼的独行者的“自白”。他对于听众为自己的乐曲改名并不反对,更愿让听众按自己的理解去自由想象。于是《月光》的曲名得以流传至今,并因其不可磨灭的光辉而载人音乐史册。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
- 初唐四杰是哪四个人?初唐四杰之一杨炯人物简介
- 杨炯(650年-692年),汉族,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排行第七;唐朝诗人,初唐四杰之一。显庆六年(公元661年),年仅11岁的杨炯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676年
-
- 秦穆公如何善用人才,对待自己的大臣
- (一)主动承担战败责任,善待谏争的大臣和战败将领,痛悼阵亡将士秦穆公33年春,他发动殽之战。百里奚、蹇叔见劝谏无效,于出师之日“哭之。
-
- 王莽改制
- 王莽改制是西汉末及新朝时由王莽推行的托古改制。初始元年(8年),王莽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是为始建国元年(9年
-
- 思想家曾子的故里在哪里 曾子的后人是谁
-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一共活了七十一岁,春秋鲁国人。十六岁的时候认识了孔子,拜在其门下,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勤奋好学,孔子死后将衣
-
- 汉文帝执法杀舅父
- 汉文帝刘恒(前202—前157),重视农耕,减轻地税、赋役等农民的负担,执行了“与民休息”的政策,使汉初农业生产迅速恢复;他在历代帝王中又以
-
- 狐偃劝晋文公退避三舍,击退楚军
- 晋文公在各诸侯国的威望很高,很多小国有难,都会找晋文公帮忙。有一天,宋襄公的继任者宋成公写信给晋文公,说楚国要联合三国攻打宋国,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