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故事

歌曲《喀秋莎》背后的故事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20-08-24 10:12:37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喀秋莎》一歌的产生,有一段颇为有趣的故事:1938年初的一天,人伊萨科夫斯基诗兴如泉涌,不多时就写下了八行(两段)诗句,可是,要让“站在峻峭的岸上”唱着歌的喀秋莎接着做什么呢?诗人的思路卡住了,这首涛只好暂置一旁。五月里,作曲家勃兰切尔见到诗人,向他索词作曲,诗人想起这首未完之作,诵读一遍,作曲家甚喜,嘱诗人尽早完篇。又过了两三个月,诗人仍旧未能交卷。在勃兰切尔催促下,诗人写出了五六种力案,作曲家选中了其中一个,填词人谱。这支歌在国家轻音乐团的首次音乐会上演出后,立即被人们爱不释“口”了。      诗人后来回忆道,在1938年,战争的阴云已逐渐笼罩,所以诗人在以后几段歌词中,把喀秋莎的爱情和保卫祖国的战士联系在一起了。      人们如此喜爱这支歌,喜爱喀秋莎这个名字。战争期间,当苏联制造出一种新式火箭炮时,红军战士就亲切地称它为“喀秋莎”。      为了保卫《喀秋莎》,曾有过一次闪电式的“战斗”:一天傍晚,某战地炮火暂停,德军士兵在战壕里放起了《喀秋莎》的唱片,放了一遍又一遍,几个红军战士跳起身来,说:不行,我们的《喀秋莎》,他们不配听!于是,红军战士迂回到敌人战壕里,迅雷不及掩耳地把那张唱片夺到自己手中!
上一篇:《马赛曲》产生的背景 下一篇:“拍照”的由来 声明:歌曲《喀秋莎》背后的故事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王冕为何隐居躲名利
王冕为何隐居躲名利
一天,王冕和秦老爹正坐着闲聊,见从外头走进来一个人,头戴皂帽,身穿青布衣服。秦老爹马上立身起来迎接。这人姓翟,是县里的头役,也是买办
齐桓公庭寮求贤
齐桓公庭寮求贤
齐桓公一心想称霸于诸侯,他懂得 “得士者强,失士者亡”的道理,积极地招贤纳士。其中流传着这么个故事。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
古代庙号和谥号是什么意思?末代皇帝溥仪庙号和谥号是什么?
古代庙号和谥号是什么意思?末代皇帝溥仪庙号和谥号是什么?
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凖
宋国华元被俘,留在楚国的故事
宋国华元被俘,留在楚国的故事
华元作为人质留楚期间,通过公子侧结交了公子婴齐,与婴齐十分要好。一日,聚会之间,论及时事,公子婴齐感叹道:“今晋、楚分争,日寻干戈,天下
豫让:模范忠臣
豫让:模范忠臣
赵氏灭掉了智伯领导的智氏集团。为了抒发自己报仇雪恨后的喜悦心情,赵氏的老大赵襄子找来能工巧匠,把智伯的脑袋砍下来做成了一件工
廉颇善饭
廉颇善饭
廉颇,生卒年不详,嬴姓,廉氏,名颇,山西太原(一说山西运城,山东德州)人。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