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喀秋莎》背后的故事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20-08-24 10:12:37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喀秋莎》一歌的产生,有一段颇为有趣的故事:1938年初的一天,诗人伊萨科夫斯基诗兴如泉涌,不多时就写下了八行(两段)诗句,可是,要让“站在峻峭的岸上”唱着歌的喀秋莎接着做什么呢?诗人的思路卡住了,这首涛只好暂置一旁。五月里,作曲家勃兰切尔见到诗人,向他索词作曲,诗人想起这首未完之作,诵读一遍,作曲家甚喜,嘱诗人尽早完篇。又过了两三个月,诗人仍旧未能交卷。在勃兰切尔催促下,诗人写出了五六种力案,作曲家选中了其中一个,填词人谱。这支歌在国家轻音乐团的首次音乐会上演出后,立即被人们爱不释“口”了。 诗人后来回忆道,在1938年,战争的阴云已逐渐笼罩,所以诗人在以后几段歌词中,把喀秋莎的爱情和保卫祖国的战士联系在一起了。 人们如此喜爱这支歌,喜爱喀秋莎这个名字。战争期间,当苏联制造出一种新式火箭炮时,红军战士就亲切地称它为“喀秋莎”。 为了保卫《喀秋莎》,曾有过一次闪电式的“战斗”:一天傍晚,某战地炮火暂停,德军士兵在战壕里放起了《喀秋莎》的唱片,放了一遍又一遍,几个红军战士跳起身来,说:不行,我们的《喀秋莎》,他们不配听!于是,红军战士迂回到敌人战壕里,迅雷不及掩耳地把那张唱片夺到自己手中!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妺喜人物简介 揭秘妺喜是怎么死的!
- 相传夏桀攻打过岷山,得到了两位名为琬和琰的美女。这两个女人不仅长得妩媚,还很会跳舞,桀陷入了对她们的迷恋,还把她们的名字刻在了华
-
- 宋国华元被俘,留在楚国的故事
- 华元作为人质留楚期间,通过公子侧结交了公子婴齐,与婴齐十分要好。一日,聚会之间,论及时事,公子婴齐感叹道:“今晋、楚分争,日寻干戈,天下
-
- 聂政:史上最顾家的杀手
- 根据 《史记·刺客列传》记载:“聂政者,轵深井里人。”聂政是郭解的老乡,也是轵地 (今河南省济源境内)人氏,深井相当于轵县的一个乡。豫
-
- 晋襄公太懦弱,大臣在他身上吐痰,都不计较!
- 这也是一代雄主之后接班人的共同特征,如胡亥较之于嬴政,汉惠帝较之于汉高祖,刘禅较之于刘备,唐高宗较之于唐太宗,建文帝较之于明太祖,都
-
- 韩懿侯和赵成侯闹意见,竟让魏国逃过亡国一劫
- 话说赵国新近刚死了国君(公元前375年,赵敬侯去世,赵成侯继位),不便出远门打家劫舍。反正前方也有魏老大顶着,没他什么事,便私下盘算着搞
-
- 苏秦张仪巧遇鬼谷子
- 战国时,在青溪鬼谷这个地方,居住着一位隐士,真实的姓名谁也不知道,人称鬼谷子。相传他常去云梦山采不死药,不知是吃药对了门路,还是练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