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角色名称的由来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20-08-24 10:13:37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各种剧种的主要角色分“生、净、丑、旦”四大行当,这是大家所熟悉的。而每种角色的面部化妆都有格式,要和整个舞台美术相协调,加强演出效果。 戏剧角色的名称,据说都是用“反喻”取名的。 “生”即生疏的意思。要求生角的演出老练纯熟,故反其意取名为“生”。 “净”是清洁干净,而净角都是满脸揉彩的大花脸,看起来不干不净。岂非适得其反。 “丑”,按属相,丑为牛,牛性笨,因此丑即笨的代用词,而对于演丑角的人,则要求伶俐、活泼、聪明,如其笨如牛,是不能胜任的,故相反取名为“丑”。 “旦”指旭日初升,也即阳气正盛的时候,而旦角是女性,女属阴,故反名为“旦”。 戏剧角色的面部化妆(脸谱),是多少年来世世代代的演员经过实践积累,而被广大观众认可了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大体来说,面部化妆格式主要有抹脸、揉脸、钩脸和破脸四大类型,是加重描画五官面纹的彩色图案艺术。脸谱的含义是:揉脸像真,破脸寓贬,抹脸饰奸伪,钩脸类似面具。一般衬色规矩是:志勇的人用红色;猛智的人用黑色;草莽英雄用蓝或绿;凶狠者用黄或白;神、妖用金、银色,等等。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
- 与《资治通鉴》同为“史学双璧”的《史记》是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写起,《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比如《史记·六国年表》
-
- 刘鹗与甲骨文历史上第一部著录书《铁云藏龟》
- 您看到展柜中所陈列的线装本书籍是《铁云藏龟》。这本书是“殷墟”甲骨文历史上的第一部著录书,刘鹗辑。 ——中国文字博物馆解说
-
- 武庚叛乱
- 公元前1066年二月底,姜太公与周武王率军伐纣攻入朝歌,商军战败,血流飘杵。武王斩纣头,杀妲己,报了囚父之恨。
-
- 晋文侯为何取名为仇,晋文侯夺回君位
- 取名为仇晋文侯,姬姓,名仇,晋穆侯之子,母亲姜氏是齐国宗室之女。晋穆侯四年(公元前808年),晋穆侯迎娶姜氏为夫人。晋穆侯七年(公元前805年
-
- 豫让:模范忠臣
- 赵氏灭掉了智伯领导的智氏集团。为了抒发自己报仇雪恨后的喜悦心情,赵氏的老大赵襄子找来能工巧匠,把智伯的脑袋砍下来做成了一件工
-
- 晋襄公太懦弱,大臣在他身上吐痰,都不计较!
- 这也是一代雄主之后接班人的共同特征,如胡亥较之于嬴政,汉惠帝较之于汉高祖,刘禅较之于刘备,唐高宗较之于唐太宗,建文帝较之于明太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