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故事

民法史话,民法的发展历史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20-08-24 10:17:28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民法”一词系外来语,它是从古罗的“市民法”、“万民法”发展而来的。后来成为国际上通用的法律术语。古罗马把调整本国人之间的关系的法律称为“市民法”,而把调整外国人与外国人、外罔人与本国人之间的关系的法律称为“万民法”。日本明治维新时代修订法律时,首用“民法”一词。      我国古代礼、法不分,刑、民不分。封建社会的法典,以刑为主,诸法合体,有关田土、钱债、户婚等法律规范,都收在各朝律、例之中,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开始起草民律、宣统三年(1911年)完成了旧中国第一部专门的民法典——《大清民律(草案)》。1929—1930年陆续公布了《民法总则》等各编,这是旧中国法律文献中第一次正式使用“民法”一词。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国家陆续制定了许多调整民事关系的法律、法令、条例和规范性文件,并早就着手起草“民法”,到1982年已经起草了四稿。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1987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已就民事活动中的共同性问题作出了法律规定,它是一部系统完整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法。
上一篇:公证史话,公证的来历 下一篇:律师制度的由来 声明:民法史话,民法的发展历史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秦始皇何时对王翦起了疑心
秦始皇何时对王翦起了疑心
灭楚之战中,几十万大军在楚地按兵不动,这不免令人起疑。因为,万里进军,求的是速战速决,要是耗在那里,再好的时机也会耽误的。可是,秦始皇
孟子为什么“出尔反尔”?
孟子为什么“出尔反尔”?
身为亚圣的孟子为什么”出尔反尔”呢?其中流传着这么个故事。战国时代,有七个较为强大的诸侯国家,叫做“战国七雄”。但是您可不要认
商均墓为何历经多年仍受到虞城世代百姓的祭拜
商均墓为何历经多年仍受到虞城世代百姓的祭拜
商均虽然被太史公定论为不肖,没有能力承继帝位,可能不是一位出色的政治领袖,但他绝对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家。《海内经》说,义均是始为巧
苏秦张仪巧遇鬼谷子
苏秦张仪巧遇鬼谷子
战国时,在青溪鬼谷这个地方,居住着一位隐士,真实的姓名谁也不知道,人称鬼谷子。相传他常去云梦山采不死药,不知是吃药对了门路,还是练功
苏秦是怎么羞辱张仪的?
苏秦是怎么羞辱张仪的?
苏秦是怎么羞辱张仪的?他的目的是什么呢?且让我们细细道来。
魏文侯用才之道
魏文侯用才之道
吴起(约公元前440—前381年),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军事改革家。汉族。卫国左氏(今山东省定陶,一说曹县东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