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舞曲的发展历史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20-08-24 10:13:22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圆舞曲源于奥地利北部山区兰特尔的农民舞蹈,故又名“兰德勒”。原先只在民间盛行。到了19世纪之后,便普遍推广开来了。说起来,与那时欧洲的战乱及法国大革命的风暴有关。各国人心思动,许多人想从狂舞中得到某种安慰,而圆舞曲显得热情奔放,毫无拘束,很快便受到青年男女的欢迎。但这时还受到一些上流社会人的抵制。当时的奥地利首相梅特涅曾与夫人包利奈哀还产生过激烈的争论。夫人责问丈夫说:“亲爱的,你怎么能提倡大家来学这种席俗不堪的华尔兹(圆舞曲)呢?……”梅特涅说:“那是多么好的舞蹈,很快你也会喜欢它的。”这位首相力排众议,大力鼓励推行圆舞曲。故此,在历来的音乐典籍中,都记载着这位首相的名字。 当然,这种早期的农民舞曲,发展成现在的圆舞曲,也经过不少音乐家的努力。首先是韦伯和舒伯特。他们把圆舞曲节奏加快,区别于慢三拍的小步舞,并应用在舞会及自己的作品中。尔后,维也纳小提琴家蓝纳,又把它改良、丰富。最后再由圆舞曲大师约翰·施特劳斯全面对圆舞曲进行改造和提高,他一生中写过《蓝色多瑙河》、《春之声圆舞曲》、《南国玫瑰圆舞曲》等168首脍炙人口的圆舞曲,为后人留下了一笔丰厚的音乐遗产,被世人称为“圆舞曲大王”。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文曲星是什么?为什么要拜文曲星
- 古代民俗中,主管功名利禄的神灵,除了禄星及由其演变出来的文昌帝君外,还有所谓的魁星或称为“文曲星”,它是文昌帝君的重要随从之一。
-
- 秦穆公如何善用人才,对待自己的大臣
- (一)主动承担战败责任,善待谏争的大臣和战败将领,痛悼阵亡将士秦穆公33年春,他发动殽之战。百里奚、蹇叔见劝谏无效,于出师之日“哭之。
-
- 介之推割股侍主,晋文公为何不封赏介之推?
- 一般的观点认为,重耳成为晋文公以后,封赏时忘了介之推。其实割股那么轰轰烈烈的事,要说忘了,大概不太容易。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晋文公
-
- 里克劝晋惠公,导致全家被诛杀
- 晋惠公反悔,不想割地给秦国。里克不同意,他说:“既然如此,你们先前干吗答应人家,答应了现在又不给,这不是言而无信吗?”郤芮大声说:“主公
-
- 张仪连横
- 战国末期,秦惠王任用张仪做国相,用连横政策对付诸侯的合纵政策,取得巨大成功。张仪先后去魏国四次,终于劝说魏哀王尊秦王为帝。接着,张
-
- 庞涓轻敌,惨遭兵败?
- 周显王28年,魏惠王派庞涓统帅大军,去攻打韩国。韩国抵挡不住魏军,被迫向齐国求援,齐国国王召集大臣们商议,是否出兵去救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