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故事

“母校”一词的由来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20-08-24 10:19:51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人们把自己毕业或肄业过的学校称为“母校”。“母校”这个词,顾名思义,和“祖国”这个词一样,是我国词语的特色,很像我国固有的词语。其实,它是外来词,是本世纪初由日本传人的,因其浑成自然,看不出外来的痕迹。      本世纪初,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北京师大前身),聘有一些日本籍教员,其中“正教司”服部宇之吉讲授教育学、心理学和伦理学等重要课程。1870年,他在师范馆第一期毕业生讲话时用了“母校”这个词。由于它饱含着亲切的感情,同学们都乐于接受使用“母校”一词,后来就在全国流行开了。
上一篇:“师范”一词的由来 下一篇:“学校”一词的由来 声明:“母校”一词的由来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晋文公为何杀介之推,还采取极端行动—放火烧山?
晋文公为何杀介之推,还采取极端行动—放火烧山?
当介之推隐居绵山以后,晋文公放火烧山,实在让人有些想不通。即使是善意的目的,这种暴力性的行为也有一种不和谐之感。究其原因,晋文公
晋襄公漏言害两臣!领导泄密可咋整?
晋襄公漏言害两臣!领导泄密可咋整?
公元前621年,晋国准备和狄国开战,晋襄公拟派狐夜姑(一作射姑)为主将,赵盾做副将,带兵出征。晋襄公画像晋襄公:(公元前621年):姬姓,讳欢,谥号曰
张仪施何计离间齐、楚两国?
张仪施何计离间齐、楚两国?
张仪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且看他施了什么计策助秦惠王离间齐、楚两国。
魏文侯拜师段干木
魏文侯拜师段干木
魏文侯(公元前396年)名魏斯。当了国君以后,四处寻访人才。他听说有一位叫段干木的马匹交易经纪人,很有才干,就是不喜欢做官。他想,让贤
围魏救赵中,田忌发挥了什么作用?
围魏救赵中,田忌发挥了什么作用?
古人云:“治兵如治水。 ”面对来势凶猛的强敌,一味硬碰,无异于以卵击石。所以应当避其锋芒,采用分导引流的办法:或者攻击敌人的薄弱之
魏齐是怎么自己作死的,为何范雎对他要睚眦必报?
魏齐是怎么自己作死的,为何范雎对他要睚眦必报?
魏齐这个人是战国时候魏国的国相,就是丞相的意思,是他不分青红皂白就下令鞭笞范雎,让范雎仇恨自己,最终成功逼死自己的。但是,一个是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