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17-06-27 11:28:55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禹,姓姒,名文命,史称大禹,为夏朝开国君王,也是中国古代最有名的治水英雄。相传尧在世时,黄河流域洪灾肆虐,洪水不仅淹没了土地庄家,还淹没了百姓的房子,使得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尧见水患年年月月给百姓造成了无止境的灾难,便下定决心治理洪灾。于是派了禹的父亲鲧担当治水大任。但是历经九年,鲧不但没有治理好水患,反而使水患闹得更凶。后来舜理政期间,通过他人的推荐,任命禹担当治水大任。而禹为人谦虚有礼,做事勤勤恳恳,并没有因为他父亲的事而有所怨恨,欣然接受了这一艰巨的任务,并暗下定决心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治好水患,为百姓谋得福利。
历史上有个大家争相传颂的典故“三过家门而不入”,说的就是大禹治水的坚持不懈与无私奉献。相传大禹被任命担任治水主要负责人的时候,他才刚刚新婚,但是他却毅然决然的离开了妻子,踏上漫漫的治水之路。后来路过家门,在门口听到妻子生产,但一想到治水工作刻不容缓,便没有稍作停留而是选择投身于治水工作中。等到第三次经过家门口时,他的儿子已经能说话了,但他依旧没有稍作停留,而是只和妻子和儿子打声招呼而已,就又投入到治水工作中去。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大禹以国家为己任,不讲求个人利益得失的美好品德。
大禹治水
禹反思他父亲鲧采用堵截的治水方法,从中吸取失败的教训,制定新的治水方案——通过疏通河道,将水引流到大海里。禹在治水期间,翻山越岭反复测量地形高低、规划河道。他带领百姓一起劳动,根据标杆,逢山开山,遇洼筑堤,与百姓同吃同睡,风餐露宿,毫无半句怨言。同时在治理的过程中,禹还发明了多种测量工具和测绘方法。经过十三年,禹靠着他坚定的信念以及过人的智慧,因势利导、科学治水,通过与百姓们一起不懈的努力, 终于克服重重困难,成功治好水患,完成治水使命。百姓从此得以种上庄稼,重建家园安居乐业。后代的人因为禹治水有功,便尊称他为大禹。也因为禹治水有功,华夏族首领舜将帝位禅让给了大禹。同时也在诸侯的拥戴下,禹正式即王位,居住在阳城,国号夏。分封丹朱于唐,分封商均于虞。
禹当了首领后,并不贪图个人享乐,而是依旧兢兢业业,勤于政务。在他统治时期,他结束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的社会组织形态,用阶级代替原始社会,以文明社会代替野蛮社会,创造了“国家”这一新型的社会政治形态,完成了国家的建立,使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后来禹的儿子启被拥戴即位,这样氏族公社时期的部落联盟的选举制度正式被废除,变为王位世袭的制度,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由此产生。
-
- 周定王兄终弟及,楚庄王问鼎中原
- 如果司马迁的《史记》没有记错的话,大周王朝此次难得地出现了一次“兄终弟及”。按《史记·周本纪》记载,周匡王去世之后,继承王位的
-
- 双头鸡不叫说明有灾难?双头鸡是什么?
- 这是一关于双头鸡的故事,据说与王莽篡位有关,一起来看看……双头鸡汉武帝太初二年,大月氏国给汉武帝造贡上一只长着两个头、四只脚、
-
- 宋国华元被俘,留在楚国的故事
- 华元作为人质留楚期间,通过公子侧结交了公子婴齐,与婴齐十分要好。一日,聚会之间,论及时事,公子婴齐感叹道:“今晋、楚分争,日寻干戈,天下
-
- 吴王寿梦问什么是周礼
- 吴国是比较特殊的诸侯国,它与周王朝同宗,也接受了周武王的分封。但是它建立于周王朝创立之前,由周武王祖父季历的两个哥哥开辟,第五代
-
- 詹天佑修建铁路,詹天佑如何解决技术难题
- 詹天佑(1861—1919年),字眷诚,号达朝。广东南海人,居住在湖南省,原籍安徽婺源(今属江西)。中国首位杰出的爱国铁路工程师,负责修建了京张铁
-
- 「田忌赛马」的战略可以用博弈论解释吗?
- 没有真正意义上学过什么博弈论,只看过一两节耶鲁的公开课。我认为博弈论所面对的情形是不稳定的动态过程,每个决策方都可能临时做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