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变法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17-08-07 22:56:43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吴起变法,是指公元前386年—前381年,楚悼王当政时,任命吴起为令尹,对楚国政治、法律、军事等实行改革的变法运动。经过变法,楚国国力逐渐强盛,在公元前381年,联合赵国大败魏国。
但楚悼王去世后,吴起变法遭到楚国旧贵族的强烈反对,以失败宣告告终。
吴起变法背景
吴起,战国初期卫国(今河南濮阳一带)人。先至鲁国学习儒家,后又改学兵法。公元前410年,齐国进攻鲁国,鲁穆公用吴起为将,大败齐军,初步显示了吴起在军事上的才能。但鲁穆公听信谗言,不信任吴起,吴起又来到魏国。魏文侯用吴起为将,讨伐秦国,夺得秦国西河之地,于是魏国任命吴起为西河的地方长官。吴起驻守西河二十三年,使秦兵不敢东向,拓地千里。但魏武侯即位后,受人挑拨离间,撤了吴起的职务。吴起只好离开魏国,来到楚国。
楚国正是楚悼王(公元前401—前381年)在位,当时三晋崛起,楚国向北发展正屡屡受挫,而国内又大臣专权,封君众多,奢糜之风滋长。悼王早已知道吴起才能过人,十分欢迎吴起的到来,想起用他来富国强兵。悼王先用吴起为楚国北部重镇宛(今河南南阳)地的地方长官,一年后,又提拔为令尹,执掌楚国军政大权。吴起执掌朝政后,实行变法革新。
吴起变法主要内容
一、制定法令,加强王权,削弱贵族特权。改革爵禄制度,削减大臣的封爵,收回封君三代以后的封爵和俸禄,废除远房公族的世袭制度,并强迫他们搬到地广人稀的边疆。
二、精简机构,裁减冗员,节省国家开支。整顿吏治,打击循私舞弊,任贤用能,提高办事效率,改变社会风气。
三、在经济上下令打击游手好闲之人,奖励“耕战之士”,鼓励从事农业生产,保证生产发展。
四、扩充军备,提高战士待遇,建立一支富有战斗力的军队,并由国君统一指挥。
吴起变法结果
吴起推行变法后,收到了富国强兵的明显效果。向北方,伐魏救赵,收复了被三晋占领的陈国、蔡国故地,将势力扩展到黄河岸边。向南,平定百越,疆域拓伸至江南,占有洞庭、苍梧之地,史称当时诸侯各国皆畏服楚国,楚人“兵震天下,威服诸侯”。
吴起变法触动了权贵集团的利益,遭到旧贵族的反对。公元前381年,楚悼王病死,旧贵族发动叛乱,包围王宫,用乱箭射死了吴起。变法运动宣告失败。
楚肃王继位后,按律法把射杀吴起同时射中楚悼王尸体的人全部处死,受牵连被灭族的有七十多家。
吴起变法影响
吴起变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楚国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化。经过变法运动,楚国经济、军事等方面得到一定发展,国力逐渐强盛,尤其是在军事上,主要表现为:向北伐魏救赵,收复了被三晋占领的陈国、蔡国故地,将势力扩展到黄河岸边;向南,平定百越,疆域拓伸至江南,占有洞庭、苍梧之地。当时诸侯各国皆畏服楚国,楚人“兵震天下,威服诸侯”。
此外,其变法的思想和理念也间接地影响了秦国的商鞅变法。
吴起简介
吴起(前440年-前381年),中国战国初期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卫国左氏(一说今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一说今山东菏泽市定陶区)人。
吴起一生历仕鲁、魏、楚三国,通晓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内政、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在楚国时,曾主持“吴起变法”。后因变法得罪贵族,遭其杀害。唐肃宗时位列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庙十哲。宋徽宗时被追尊为广宗伯,为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
- 子婴推动了秦朝的灭亡吗?
-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游途中病逝,赵高、胡亥和李斯合谋发动沙丘之变,由此胡亥登上了天子宝座,并矫诏赐死皇长子扶苏,随后打算对名将
-
- 九天玄女:“香”的祖师
- 据传闻,战神九天玄女,其实还有另一个身份,是制造香业的祖师和守护神。
-
- 孟子谏齐宣王勿好财色
- 一次,有人建议齐宣王拆毁明堂,齐宣王去向孟子讨教:“先生,您说要不要拆毁明堂?”齐宣王孟子答道:“明堂是有道德而能统一天下的王者的殿
-
- 秦庄襄王,千古第一大帝嬴政的生父
- 秦孝文王是个悲情君王,等了几十年终于轮到自己当皇帝,却在位仅仅三天,就寂然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在此之前,先王昭襄王,带领着秦国在一统
-
- 张仪连横
- 战国末期,秦惠王任用张仪做国相,用连横政策对付诸侯的合纵政策,取得巨大成功。张仪先后去魏国四次,终于劝说魏哀王尊秦王为帝。接着,张
-
- 秦桧曾向宋高宗赵构提出建立“两个宋朝”?
- 秦桧在未做宰相以前,曾扬言道:“我有两条妙策,可安天下。”当时相位出缺已久,有人问他道:“你既有妙策,何以不言?”秦桧道:“朝廷没有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