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攻亭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17-08-08 17:53:06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吴起是战国时期的一个十分优秀的统帅,也是魏国西河郡的第一任郡守,更是在楚国实施了变法的“高级人才”。优秀的人并不一定会遇到优秀的君主,也并不一定能够崭露头角,吴起就是这样。他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但是多次求官都没有成功,为此,乡里街坊的邻居们都笑话他,吴起觉得自己受到了侮辱,一夜之间就杀掉了那些嘲笑他的人。在吴起的身上发生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故事,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战国吴起那些年经历的那些事儿吧!
在鲁国的时候,吴起不得志,受到怀疑逃走了;在魏国的时候,吴起连续侍奉两任魏王,但是只有魏文侯得到了他的忠心,魏武侯一点都不知道爱惜人才。但是,吴起还是做着他身为臣子应该做的本分。魏文侯时期,吴起率领魏军攻打秦国,夺取了西河之地,魏国在西河首设郡县,吴起就是西河郡的首任郡守。任职郡守期间,吴起可以随意统治这个地方,他经营得很用心。
那时候,秦国挨着魏国边境设有一个岗亭,这种岗亭其实意义并不大,但是由于它的地理位置实在挨着魏国境内太近了,就会对魏国人民中的种田的农民们带来很多不好的影响和威胁。这个岗亭的规模也让人感觉很尴尬,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它,因为它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吴起认为,秦国的这个岗亭既然对魏国人民具有威胁,那是无论如何也要除掉的,可是派一整支魏军过去攻占岗亭,又显得有些劳师动众,小题大做了,怎么办才好呢?吴起想到了征召当地的百姓,让他们自己组成一支队伍,对付他们家园外的秦国岗亭。可是百姓们手无寸铁的,为何要听你的命令上战场呢,这些难道不是应该军人来帮助百姓们解决的吗?
为了刺激民众团结起来,也为了加深民众对自己的信任,吴起想了一个奇特的办法,那就是发出征召,但不是参军打仗,而是做一些小事。吴起在北门外放了一根车辕,他向着来来往往的人们高喊道:“谁能把车辕搬到南门外,我就赏赐给他上等的田地、上等的住宅。”一开始并没有人相信吴起的话,因为将车辕搬到南门外实在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吴起自己一个人就可以轻松办到,何必要花大价钱请人来搬走呢?但是有钱能使鬼推磨这句话可不是瞎说的,有这么大的诱惑摆在这里,有的人经不住诱惑,想着被骗也没什么,就将车辕搬到南门去了。到达南门外以后,吴起当着看热闹的人群,派人将允诺的奖励都赏赐给了那个人。这下子围观群众的心里有些底子了,觉得吴起可能不是在骗人。
第二次的时候,吴起在东门外放了一石红豆,谁要是能够将红豆拿到西门去,还和之前的奖励一样。有了前面的例子,大家都不觉的吴起会说谎,就争着要去搬运红豆。吴起看到自己的计策已经成功,百姓们相信国家的命令,信服国家,为了解决秦国岗亭的问题,吴起最后下令:“我们明天要攻打秦国岗亭,能够在明天冲锋陷阵的人,我就任命他做大夫,赏赐他上等田地和住宅。”话音落下,就见大家没有离开或者逃跑,还是围着吴起,对明天的战事不感到害怕,都想要获得这些赏赐。
魏人一时之间士气高涨,吴起见大家斗志激昂,带着大家仅仅用了不到半天时间就攻占了秦国的岗亭。
这个故事跟后来商鞅南门立木有异曲同工之妙,商鞅正是在吴起这位老前辈的经验之下,才想出了这个办法,就是为了在百姓心中树立威信,让自己的计划顺利实施。
-
- 华元从俘虏到关键先生,且看华元如何逆袭
- 楚邲之战后,取得胜利的楚庄王志得意满,开始到处惹是生非。公元前595年,楚庄王派申舟出使齐国,又派公子冯出使晋国。从楚国到齐国需途
-
- 双头鸡不叫说明有灾难?双头鸡是什么?
- 这是一关于双头鸡的故事,据说与王莽篡位有关,一起来看看……双头鸡汉武帝太初二年,大月氏国给汉武帝造贡上一只长着两个头、四只脚、
-
- 董卓洗劫洛阳城
-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迎少帝初入洛阳时,“步骑不过三千”。他自知仅凭这些人马不足以征服四方。
-
- 董仲舒斥孟子
- 董仲舒与孟子的学术之争是鲜为人知的,可能许多人不相信,但这却是真实的。董仲舒画像这天,几只蜜蜂正在董宅后院飞来飞去忙着采蜜。董
-
- 晋襄公太懦弱,大臣在他身上吐痰,都不计较!
- 这也是一代雄主之后接班人的共同特征,如胡亥较之于嬴政,汉惠帝较之于汉高祖,刘禅较之于刘备,唐高宗较之于唐太宗,建文帝较之于明太祖,都
-
- 甘茂攻韩取宜阳
- 战国之世,秦国称雄诸侯的著名战将有樗里子、甘茂、穰侯、司马错、白起、王翦、王贲父子等人,经过了数代人的努力,秦蚕食诸侯,才替秦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