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竹竿破倭刀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17-10-14 16:54:05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明朝嘉靖年间,倭寇经常从海边上岸杀人放火。自从戚家军有了烟墩报警,倭寇老实多了,但是倭寇不灭,总是个祸患。戚继光就一边练兵,一边留心倭寇的动静,决心除掉这个祸根。倭寇每次上岸抢掠的时候,总是手里拿着倭刀,见哈砍啥,戚继光了解清楚之后,就叫士兵和百姓沿着江边挖了三道壕沟,又叫他们砍来了好多好多又粗又长的竹竿,竿头削得锋快锋快的,个个拿着竹竿操练刺杀。
过了几天,东南风起来了,戚继光把士兵和百姓分做两队,他亲自带领一队伏在一道壕沟里,叫他的副将带领一队伏在第二道壕沟里,个个手执竹竿,等候倭寇。不一会,倭寇来了,船一靠岸,一群倭寇大吼大叫,舞着倭刀冲杀过来。等他们冲到壕沟跟前,戚继光把旗子一扬,士兵和百姓们举着竹竿朝倭寇就刺,碰到胸膛刺胸膛,碰到脸刺脸,碰到喉咙刺喉咙。把倭寇刺得哇哇乱叫,直拿倭刀招架。竹竿长,刺得到倭寇,倭刀短,只能砍到竹竿,砍不到人。刺呀、砍哪,打了一会,有的倭寇被刺死了,有的倭刀卷了口,竹竿也越来越短了。
戚继光竹竿破倭刀
这时,戚继光把旗子一摇,壕沟里的人跳出来直往后跑,倭寇当是他们打败了,钉在后面追,追到第二道壕沟跟前,沟里又伸出一排竹竿照着倭寇就刺。刺呀、砍呀,打了一会,又刺死了一批倭寇。二道沟里人又往后跑,倭寇还钉着追,倭定追到第三道壕沟,这时戚继光领的一队人,老早换上新竹竿等着了。在第三道壕沟旁边打了一会,倭寇越来越不行了。想回头逃跑,戚继光把旗子一摇,两队人一齐上,把倭寇围在当中,转着圈子往里刺,最后把倭寇都刺倒了,倭寇的尸首也没人收,戚继光叫人就地埋了,堆起了一个坟,叫“倭子坟”。这个消息传到小岛上,岛上“死落剩”(指岛上还活着的一些倭寇)吓得连夜逃走,再也不敢来行凶作恶了。
后来,浮桥一带的老百姓为了纪念戚继光,年年出会的时候,总有一队人头扎两色彩巾,手执长竹竿,走在出会队伍前边,威风凛凛,活像当年刺倭寇的样子。
-
- 晋文公为何杀介之推,还采取极端行动—放火烧山?
- 当介之推隐居绵山以后,晋文公放火烧山,实在让人有些想不通。即使是善意的目的,这种暴力性的行为也有一种不和谐之感。究其原因,晋文公
-
- 商均墓为何历经多年仍受到虞城世代百姓的祭拜
- 商均虽然被太史公定论为不肖,没有能力承继帝位,可能不是一位出色的政治领袖,但他绝对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家。《海内经》说,义均是始为巧
-
- 晋惠公和管仲为什么都叫夷吾?这名字是什么意思?
- 春秋时期的取名是要按照“五则六避”的规则来的,并不是随便取的,也没有什么贱名好养活的说法,对于上层统治阶级,名还是很重要的。晋惠
-
- 历史上岳飞怎么死的:非死于秦桧之手是高宗杀害
- 岳飞成为民族独立精神的象征之后,他的非正常死亡,就成为纠结大家1000年的心结。按照民间平话和小说的说法,那个该死的秦桧和他老婆王
-
- 魏齐是怎么自己作死的,为何范雎对他要睚眦必报?
- 魏齐这个人是战国时候魏国的国相,就是丞相的意思,是他不分青红皂白就下令鞭笞范雎,让范雎仇恨自己,最终成功逼死自己的。但是,一个是魏
-
- 子产为何放鱼?
- 子产为何放生鱼儿呢?其中有这么一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