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神医的故事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20-08-26 12:05:42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世上无难事,只怕心不专,七十另二行,行行出状元。
见乡里邻舍不少穷人得病,缺医少药,痛苦不堪,他便改行学了医。白天,他跟李时珍学样,攀悬崖,挂峭壁,尝草根,采草药,吃尽了百般苦。夜间,他把一口大缸灌满清水,放在院里,映着天上水中两轮明月光,读《本草钢目》读到公鸡啼鸣,不怕口渴嗓子乾。他边学边行医看病,边行医看病边学,几年工夫,便医术大进,成了道传路颂的活神仙,百病一把抓。耳听一片赞扬声,他并没飘飘然忘乎所以,而是忧心忡忡,常为碰上疑难病症,束手无策,不能帮病家解除痛苦而不安。他听说京城是藏龙卧虎之地,高明医家甚多,便起了寻师访友之念,想多学点治病救人的真本事。
恰好他哥匡懋敕在北京一所私塾教书,他便不远千里,风尘仆仆地投奔了去。刚落脚,还没来得及外出寻师访友,切磋医术。恰逢他哥教的一个读书童子的妈妈,得了个昏睡病,不知吃,不知喝,懒得梳,懒得洗,成天背着铺炕,一味贪睡。请过三个医生,求过三个神婆,不但没见强,那病反而越治越沉重了。病急乱投医,那家听说匡先生从山东来了个兄弟懂医道,就登门把他请了去。
他只望了望病人的气色,号了号脉,啥也没问,就抓起毛笔,刷刷开出个药方。只一付药,就把那麻缠了人半年的昏睡病,扯着丝头给抽走了。你道那读书童子的妈妈是谁?原来是个经常进出皇宫的巧手女裁缝。她病好之后,吃得红润润,穿得光鲜鲜,细梳洗,巧打扮,象风摆柳似地飘进了皇宫,舌头尖上抹蜜,出口就把匡神医夸了个神乎其神。
无巧不成书,正逢上咸丰帝宠爱的懿贵妃(就是后来统治咱中国半个世纪的慈禧太后),得了个疑难病症,卧床不起。头一位太医进鹿茸,二一位太医进七叶老山参,三一位太医进灵丹,四一位太医进仙药,可惜都不对症,把懿贵妃医得病体恹恹,一天重似一天。咸丰是个贪图享乐的甩手皇帝,眼瞅着个如花似玉,代他理政的好帮手用不上,急得团团转,抓耳挠腮,大骂太医无能,净是些混皇俸的吃货。恰在这时,进来个贴身太监向他献殷勤,说是从山东胶州民间来了个匡神医,善治疑难病症,如扁鹊重生,华陀再世,何不叫进给贵妃娘娘诊诊玉体。咸丰虽不大信,还是点头应允了。
匡懋忠应召进宫,提出了两项请求,一是要隔着珠帘,望望贵妃娘娘的气色,一是要隔着珠帘,亲手给贵妃娘娘号号脉。咸丰帝闻奏心头不悦,略微忖度了忖度,才破例吐口答应了。嘴上没说心里话,好你个胆大包天的走方郎中,你若果有真本事,治好朕爱妃的病,算你福大命大造化大。若没真本事,治不好朕爱妃的病,算你流年不利,朕定把你这胆敢欺君的奴才,喝令绑出午门,开刀问斩。
匡懋忠隔着珠帘望了望懿贵妃的气色,伸出三指号了号脉,微微一笑,说:“贵妃娘娘得的不是病,是喜,不治自愈。吃点安胎保胎药,就万安了。
匡懋忠因医道神奇,得到咸丰帝的赏识,赐给他一个五品文职官衔。后来,他不忘初衷,在京寻师访友,学到不少秘方验方,便上书苦苦辞去官职,又回到了民间,行医散药,治病救人,给乡里乡亲免了不少灾,造了不少福,匡神医的名声如雷贯耳,越传越响,越传越远。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
- 拜孔夫子,还是拜文曲星
- 中国人有深厚的敬畏知识和看重读书人的传统,都希望能在考试中考出个好成绩,出人头地,可是在“知识崇拜”方面却并存着两个偶像,孔夫子
-
- 子婴推动了秦朝的灭亡吗?
-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游途中病逝,赵高、胡亥和李斯合谋发动沙丘之变,由此胡亥登上了天子宝座,并矫诏赐死皇长子扶苏,随后打算对名将
-
- 华元如何劝退楚国,使楚、宋休战的?
- 春秋时代,南方的楚国渐渐强大起来。楚庄王问鼎中原,意欲称霸诸侯。公元前597年楚兵伐萧,宋国曾派人去救萧,楚庄王决定惩罚宋国,以树立
-
- 介子推功不言禄原文、翻译及知识梳理
- 晋侯①赏从亡者②,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介之推雕像推曰:“献公之子九人③,唯君在矣。惠怀④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
-
- 黄石公是什么人呢?为什么要给张良一本书?
- 黄石公(约公元前292年-公元前195年),秦汉时隐士,别称圯上老人、下邳神人,后被道教纳入神谱。《史记·留侯世家》称其避秦世之乱,隐居东
-
- 晋襄公为什么要打击秦人
- 晋献公时灭掉虢国,据有崤函之地,卡住秦国东进的通道,使秦国不能出关到中原称雄。挺进中原,是秦人的长期打算。鲁僖公三十年,秦晋联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