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故事

铁拐李与“善酿酒”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17-06-20 16:17:43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绍兴的善酿酒,色泽澄黄,异香扑鼻,味道醇香,驰名中外。关于它还有这样一段传说,与八仙之一的铁拐李有关。

酿酒

说不清是什么朝代了,出绍兴嵇山门大约十来里,有座长满苍松翠柏,风景如画的小山,山腰里住着个孤苦伶仃的老婆婆。老婆婆善良热情,对来来往往的人十分和气,于是总有打柴的樵夫和路人去她家歇脚。老人靠卖草鞋为生,因为年纪大了走不了太远,那草鞋就全卖给了来这休息的人,依仗着大家的照应,日子也还过得下去。

一个夏天的傍晚,在她家门前来了一个跛脚的叫花老头子,脸色苍白,举步艰难,原来他脚上生有恶疮。老婆婆连忙将老头扶进屋里,烧米汤给他喝,烧热水 给他洗脚,打着扇子给他赶苍蝇蚊子,招待得真是无微不至。

过了三天,叫花老头子的病好了,就一声不响地下山了。要是换个人,一定要口出怨言。可老婆婆呢,她不但不埋怨,反而为叫花老头子的病愈而高兴呢!

又过三天,那个叫花老头子又上山来了,这回真像换了个人似的,只见他鹤发童颜,银须飘拂,目光灼灼,脚儿虽跛,却连个烂疮疤也看不见。老婆婆又很热情地招待了他。

“老婆婆,你治好了我的脚,我没什么东西谢你,只有这两个讨来的糯米粽送给你。”叫花说 。“ 算了,算了,我又不图你的回报,你脚上有伤,照顾一下是应该的,我怎么能要你的东西呢,快留着自己吃吧!”说罢 ,老 婆婆端来一碗热茶,硬要叫花老头子当面把粽子吃下去。叫花老头子吃了粽子,点点头说:“唔,老婆婆,你真善良,能济苦救贫。既然你不肯收粽子 ,那我就把这点儿东西送给你。”他走到屋边有山泉流过的地方,用手把那两张粘着几粒糯米饭的箬壳贴在岩石上。说也奇怪,那股山泉一落到粽箬底下,霎时就由清变黄,发出扑鼻的香气。

叫花老头子微笑着说:“你来尝尝看,喏,它已变成老酒了,今后你就可以靠它养老啦!”

老婆婆撩起围裙,擦了擦眼睛,挨近流下来的山泉仔细地看了看,又用鼻子嗅了嗅,用手捧起来尝了尝 ,哎!真是香透心脾 ,醇美无比呵!老婆婆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线,转身要问个究竟时,谁知那叫花老头子早无影踪了。老婆婆乐得合不拢嘴巴。愣了半天,她忽然想起人家讲过的八洞神仙铁拐李,越想越像,连忙对天空拜谢不已 。

从此 ,老婆婆就卖起酒来了。她的酒虽是上等美酒,但卖得很便宜。有些砍柴的人没有钱,她还连酒带菜地招待他们。正因为如此,老婆婆的生意越来越好。加上有这个奇妙的传说,就更引人向往,于是 ,她住的山腰里人来车往,真像赶集市一般。那时绍兴的县官叫莫德贵,绰号叫“刷白烟囱”,意思是表面雪白,肚里墨黑。老婆婆卖酒的消息传到他耳朵里,他的涎水顿时垂下三尺长,上坐上大轿,带了十来个随从挑着酒坛来了。一尝,果然如此,高兴得欣喜若狂。

县官一面喝酒,一面四下环顾,打着坏主意。他听说过那个传说,知道那两张粽箬的秘密,就想把它揭下来贴到自家后花园!想到这里,他就不管三七二十一,抓了其中一张用力一扯,突然“砰”的一声,那粽箬霎时变成一只大酒缸,把县官扣进缸里。任凭十来个随从,花了九之力,也没能挪动分毫。大酒缸越来越硬,没一顿饭工夫,就变成为一块大石头。这块大石头如今仍耸立在那座山头上,有两围大,同反扣着的大酒缸一模一样。当地人就把这座山称为“酒缸山”了。

从这以后,老婆婆的酒也就少了一半,可是那些地头恶棍谁也不敢来霸占它了。

大家都来喝酒,时间长了,就 想给酒取个名字,有人说老婆婆之所以有这段奇遇,全是因为她善良的缘故,于是为这酒取名善良酒 ,后人读错了字音 ,就叫成“善酿酒”了。

上一篇:怪相神仙铁拐李 下一篇:铁拐李失手 声明:铁拐李与“善酿酒”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唐玄宗杨贵妃为何成为李白粉丝?
唐玄宗杨贵妃为何成为李白粉丝?
作为一位多才多艺的风流皇帝,唐玄宗不仅是文学艺术的票友,而且精通音律,擅长谱曲,对诸多管弦乐器也都能心领神会。好曲宜伴舞,妙舞需配
晋文侯为什么勤王,文侯勤王的历史意义
晋文侯为什么勤王,文侯勤王的历史意义
公元前785年,晋国第九位国君晋穆侯去世。按照周礼“嫡长子继位”的规定,应该由穆候长子姬仇继位。但是,手握军事权力的穆候之弟(不知
介之推是否真的有必要割股侍主?
介之推是否真的有必要割股侍主?
《东周列国志》中描述了一段情景,重耳途径卫国,卫国国君不以礼待之,以至于重耳没有饭吃,“是日,公子君臣尚未早餐,忍饥而行,看看过午,虽有
伊尹负鼎典故
伊尹负鼎典故
“伊尹负鼎”是一个典故,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主要讲的是伊尹给商汤借着谈论厨艺的机会跟他讲治国之道的故事。也有学者把
孟子谏齐宣王勿好财色
孟子谏齐宣王勿好财色
一次,有人建议齐宣王拆毁明堂,齐宣王去向孟子讨教:“先生,您说要不要拆毁明堂?”齐宣王孟子答道:“明堂是有道德而能统一天下的王者的殿
晋惠公和管仲为什么都叫夷吾?这名字是什么意思?
晋惠公和管仲为什么都叫夷吾?这名字是什么意思?
春秋时期的取名是要按照“五则六避”的规则来的,并不是随便取的,也没有什么贱名好养活的说法,对于上层统治阶级,名还是很重要的。晋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