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题书戒子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17-07-04 11:11:16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东晋书法名家王献之,小时候练字异常勤奋,他每每见到古人的书法名迹,总手不释卷,细心观看,待到把它的字体特征、笔画型态以及结构布局等方面有个通盘的考虑之后,再动手下笔,临写数十百遍,直至心领神会为止。因而到了十四、五岁时,他的书法以写得别有意趣、常常得到父亲和许多亲朋好友的嘉赞。王献之听着听着,心里不觉也渐渐自喜起来,以为自己的书法以学得差不多了,就飘飘欲仙,到处题诗写字,便很少临池练帖了。有一次,王羲之奉诏到京城去,临行前喝了些十年陈老酒,书兴勃发,就在墙壁上题了一首戒骄诗。王羲之走后。王献之见到这幅训诫自己的壁书,很不以为然,还想显露一手,以驳倒父亲。于是他就照着父亲的字先在纸上对临数十遍,然后拿来刮刀偷偷地把父亲的部分铲掉,在原来的地方仿补上自己的字。他左看右看,还暗自觉得写得很不错呢!
数日后,王羲之回到家里,一看自己的这幅壁书,不觉傻了眼。端详良久之后,便摇摇头感叹地说:“我那次离家的时候,真是老酒喝得太醉了,竟写出这样差劲的字来!”王献之站在一旁听了,顿时感到火辣辣的,十分惭愧。打这以后,他就再也不敢骄傲自满了,而是加倍刻苦练习字,百尺竿头,终于更进一步,成为一代书法巨匠。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由余是怎样被秦穆公“请”去了秦国
- 有一次,戎王听说秦穆公贤明,就派由余出使秦国,想要向秦国学习。由余的祖先为晋国人,因避乱才逃到西戎,所以由余能说晋国的话。
-
- 董卓部下一览
- 董卓西凉军人才济济,其中不少羌胡将领。
-
- 孟子智谏齐宣王爱戴百姓
- 战国时的齐宣王一心想称霸于天下。一天,他问孟子(约前372—前289年):“像我这样的人能不能统一天下?”孟子和齐宣王孟子觉得眼下人民生
-
- 召公劝谏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出自《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
- 范雎受袍
- 在汉代画像石、画像砖所描绘的历史故事题材中,范雎受袍是艺术家所喜欢表现的,因情节有趣。画面表现为二人站立,中间放袍一人弯腰授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