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相如廉颇将相和的故事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17-07-27 17:05:31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秦王没有得到和氏璧,所以怀恨在心。在接下来的三年中,秦国对赵国发动了多次战争,使赵国丢掉了几座城池。
前279年,秦王约赵王在黄河边上的渑池相见,举行友好会谈。赵王担心秦王另有所图,不想去。廉颇、蔺相如劝他说:“我们也知道这次聚会一定很危险,可是赵王您如果不去,那就显示了我们赵国的懦弱。”赵王听后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决定应约,让蔺相如作为他的随从。
廉颇送他们到赵、秦边境,与赵王告别,说:“您这次去一定凶多吉少,我们要作最坏的打算。您走之后,我估计路上的时间,再加上秦王相会的各种礼仪不到三 十天您就应该能胜利返回。如果三十天以后您还不回来,我请求把太子立为王,以断绝秦王拿您做人质的念头。”赵王同意了。
到了渑池,秦 王举行宴会招待赵王喝酒,喝得有些醉意的时候,秦王提出让赵王为他鼓瑟。赵王害怕,不得已,只好为秦王鼓了一曲。蔺相如为维护赵国的尊严,就上前去请秦王 为赵王击缶。秦王不愿意,蔺相如说:“我跟您相距不过五步之遥,您如果不击的话,我将拼死一搏,以颈中之血溅大王之身。”秦王示意身边的侍从,他们想杀蔺 相如。蔺相如怒目呵斥,把侍从的气焰压了下去。秦王无奈只得为赵王击了一下缶。
之后秦王还想刁难赵王,但在蔺相如的周旋下没有得逞。就这样直到酒足饭饱席散场,秦王也始终没有占到赵王的便宜。
平安回到赵国后,赵王大大赞扬了蔺相如,任命蔺相如为上卿,地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心里不平衡,说:“我是赵国的将军,驰骋疆场,为赵国立下汗马功劳。蔺 相如原本只是贫贱之人,如今不过靠着嘴上的本领,地位居然还在我之上,真让我感到耻辱!”于是放出话来说:“要是让我看到蔺相如,一定要当面羞辱他一 番!”
蔺相如听说以后,有意避开与廉颇相会;上朝时,总是称病不去,不想和廉颇争位列的次序;出门时远远望见廉颇的车驾,便让自己的车驾改道躲避。
蔺相如的门客看到了,问蔺相如为何如此惧怕廉颇,蔺相如对他们说:“你们认为廉颇将军的威严跟秦王比,哪个更厉害?”门客说:“当然是秦王。”
蔺相如平和地说道:“这就对了,即使像秦王那样的威严,我也敢当面顶撞他,羞辱他的群臣。我虽然没本事,也不至于唯独畏惧廉颇将军。但是,强大的秦国之 所以不敢攻打我们赵国,就是因为有我和廉颇将军两个人在。如果我们互相争斗,这就让秦国有机可乘。我之所以对廉颇将军再三避让,是先考虑赵国的利益,而后 才想到个人的私怨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两人结为生死之交,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读史有感悟
将相和好的表面原因是蔺相如的宽阔胸襟和廉颇勇于认错、知错就改、负荆请罪。实际上,是缘于他们共同的爱国思想,缘于他们共同的认识:将相不和,赵国危矣!这在他们的语言中都有体现。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将相和”的故事才成为历史上一段佳话。
-
- 甘罗:秦国的神童使臣
- 甘罗,秦国下蔡人,祖父甘茂,是秦国一位著名的人物,曾担任秦国的左丞相。“将门出虎子,”在他祖父的教导下,甘罗从小就聪明机智,能言善辩,深
-
- 由余是怎样被秦穆公“请”去了秦国
- 有一次,戎王听说秦穆公贤明,就派由余出使秦国,想要向秦国学习。由余的祖先为晋国人,因避乱才逃到西戎,所以由余能说晋国的话。
-
- 董卓的盗窃之道
- 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势,故得蹈藉彝伦,毁裂畿服。大以刳肝斫趾之性,则群生不足以厌其快,然犹折意搢坤,迟疑凌夺,尚有盗窃之道焉,及
-
- 华元如何劝退楚国,使楚、宋休战的?
- 春秋时代,南方的楚国渐渐强大起来。楚庄王问鼎中原,意欲称霸诸侯。公元前597年楚兵伐萧,宋国曾派人去救萧,楚庄王决定惩罚宋国,以树立
-
- 华元劝晋国、楚国休战
- 晋国、楚国两大国之间连年征战,各自损失极为惨重。宋卿华元得知晋、楚两国有谋求媾和之意,就主动出来斡旋,促成晋、楚结盟。华元不但
-
- 撵山
- 这是一个布依族的幽默故事,一起来看看。一天土司带着甲金去撵山。到了山上,土司让甲金去撵野物,自己却闲坐着休息。甲金跑进林子,大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