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钟健
属于:本文来自网络:由四库百科整理 (www.04bk.com) 时间 : 2020-05-02 19:50:49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中文名:杨钟健
国 籍:中国
民 族:汉族
出生地:陕西华州龙潭堡(今渭南市华州区)
出生日期:1897年6月1日
逝世日期:1979年1月15日
职 业: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
毕业院校:德国慕尼黑大学
代表作品:《中国北方啮齿类化石》、《记骨室文目》、《杨钟健文集》

杨钟健(1897 06.01 - 1979 01.15),字克强,陕西华州(今渭南市华州区)人,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中国古脊椎动物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2-4]
1923年(民国十二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27年(民国十六年)获德国慕尼黑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1年加入九三学社,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56年4月,杨钟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杨钟健一生从事古脊椎动物学和中、新生代地层研究,成就卓著,生前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著作达674篇(种),他的科学著作,以古生物学内容为主,涉及地层学、地史学、气象学、古人类学和考古学等学科。他的许多工作是中国初创性的,具有启蒙和奠基性的意义。
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6月1日,杨钟健出生在陕西华州一个教育家家庭。从童年时起,他就离家跟随在父亲身边读书。
1910年(清宣统二年),毕业于华州教育会附设两等小学堂。
1913年(民国二年)考入西安三秦公学中学班,后转入西安省立第三中学。
1916年(民国五年),毕业于陕西省立第三中学。
1917年(民国六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
1919年(民国八年),五四运动爆发后,正在北京大学念书的杨钟健立即投身到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中去。
1920年(民国九年,经邓中夏介绍,参加了少年中国学会和北京马克思学说研究会。9月,他与地质系学生共7人,议决建立“北京大学地质研究会”,这是中国第一个地质研究团体。
1922年(民国十一年),他在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
1923年(民国十二年)冬,杨钟健到德国,经过一段时间的德文补习,于次年4月正式考入慕尼黑大学地质系古生物专业,随早年就闻名世界的施洛塞教授和布罗里教授专攻古脊椎动物学。
1925年(民国十四年),确定其博士论文题目为中国啮齿类化石研究,布劳里教授便介绍地质系的舒罗塞指导他,曾从事中国的哺乳类化石研究。
1927年(民国十六年),以优异成绩通过毕业论文答辩,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当时西欧学自然科学得博士学位,一般授哲学博士)。他的博士论文《中国北部之啮齿类化石》发表后,立即受到国内外学者的赞誉,被认为是中国古脊椎动物学诞生的标志。
1928年(民国十七年)2月,应翁文灏来函之意从德国返回祖,任中央地质调查所技师,主持周口店发掘工作。
1929年(民国十八)起,杨钟健把工作重点转向考察北方“土状堆积”方面,他与法国地质学家P.T德日进(deChardin)在山西、陕西进行了广泛的调查,记录了第三纪后期与第四纪的地层,划分出“红色土”地层,为中国黄土的进一步研究开辟了道路。
1931年(民国二十年),杨钟健参加了另一个国际合作项目-中法科学考察,经内蒙古、宁夏而至新疆,然后经苏联返回北平。
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他的野外工作以长江流域为主,诸如雨花台砾石、龙潭下蜀壤土和庐山地貌等均经考察。这年秋天,他和卞美年去山东新泰、蒙阴等地,调查有关地层及恐龙化石,返途中,经济南,齐鲁大学地质系教授J.施可特(Scott)示以含于硅藻页岩中的鱼及植物化石;经了解,系产自临朐县内,当时他便决定调查这个化石产地。
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春,他与德日进、裴文中作两广之行,对南方的洞穴堆积展开调查,发表了《广西和广东的新生代地层》一文,为中国南方新生代地质的研究奠定了基础;5月,他一人去山东临胊,偕技工3人采集了大量的植物、鱼、哺乳类及蛙类化石,他把这套地层定名为“山旺统”。这年冬天,他任中央地质调查所北平分所所长。
1936年-1937年,杨钟健被选为中国地质学会的两任理事长,并荣获葛氏纪念金质奖章。他作为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奠基的第一人。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8月上旬,日军进入北平。杨钟健此时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保护地质调查所的设备财产。经思考,认为当时只有利用协和医学院和新生代研究室的关系来达到这一目的。
1940年夏,杨钟健被聘为地质调查所古生物研究室脊椎古生物组主任和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名誉主任。同年10月,他随昆明办事处迁到重庆,应邀兼任重庆大学名誉教授。
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秋,他随所转至四川北碚。此后几年,他除在北碚做研究工作,兼任重庆大学教授外,并去陕西、甘肃、新疆等地考察。
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他被聘为资源委员会专门委员。
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4月,杨钟健赴欧美考察和讲学。出国考察时,将此标本随身带去,在纽约作进一步修理和研究,最后确定卞氏兽是很接近哺乳动物的爬行动物。
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3月,回国以后,至南京继续在地质调查所工作,同年冬任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长。次年春,兼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
1948年0月,去西安赴任 [7] 出任西北大学校长,抵制了胡宗南将学校迁至成都的图谋。
1949年4月,他拒绝了国民党胁迫他去台湾的引诱,在南京迎接了解放。
1951年秋,他与刘东生、王存义去山东莱阳和山东大学地质系合作发掘恐龙化石及调查白垩纪地层,是为青岛棘鼻龙。
1953年,辞去编译局长职务,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室主任。
1954年5月,去安徽泗洪等地野外调查。
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地学部委员(院士),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6年,他与斯行健、赵金科、周明镇组成中国古生物学访苏代表团去苏联各地访问两月。在此期间,达成了中苏古生物科学考察协议,并为以后古脊椎动物研究作了战略性的部署。
1957,其研究室改为古脊椎动物研究所,任所长;此后数年,他经常去山东、山西、内蒙古、甘肃等省调查。
1959年,兼任北京自然博物馆馆长。“文化大革命”期间,他仍完成论文多篇,诸如新疆白垩纪的飞龙,以及华南水生爬行动物化石等工作,就是在当时极其困难的境况下完成的。
1978年4月,去广东三水县调查产鱼化石地层;9月到庐山参加第四纪冰川与第四纪地质学术讨论会,并到野外考察,这是他一生中最后一次的地质旅行。返京后又于10月去上海与美国古生物学家辛普森会晤,回京后抱病撰写中国古生物学会第三次代表大会和第十二届学术年会发言稿。
1979年,元旦因胃出血住入医院,1月15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82岁。
贾兰坡
中文名:贾兰坡别 名:贾郁生、周龙、蓝九公国 籍:中国民 族:汉族出生地:河北省玉田县出生日期:公元1908年11月25日逝世日期:公元2001年7月8日职 业:考古学家,地质学家毕业院校:北京汇[阅读]
德日进
中文名:德日进外文名:Teilhard de Chardin,Pierre国 籍:法国出生地:法国法国多姆山省出生日期:1881逝世日期:1955职 业:耶稣会士信 仰:天主教主要成就:中国地层、古生物、区域地质研[阅读]
苏秉琦
中文名:苏秉琦国 籍:中国出生地:河北省高阳县出生日期:1909年(清宣统元年)10月4日逝世日期:1997年6月30日职 业:现代考古学家、教授毕业院校:北平师范大学历史系主要成就:区系类型[阅读]
高本汉
中文名:高本汉外文名:Klas Bernhard Johannes Karlgren国 籍:瑞典出生地:延雪平(Jönköping)出生日期:1889.10.5逝世日期:1978职 业:汉学家毕业院校:乌普萨拉大学主要成就:歌德堡大[阅读]
-
- 揭秘古代那些奇葩诗人狎妓的风流韵事
- 中国的盛唐两宋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很发达,而青楼妓院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也达到了一个相当鼎盛的水平。这样就使上至王公大臣,下至
-
- 刘鹗与甲骨文历史上第一部著录书《铁云藏龟》
- 您看到展柜中所陈列的线装本书籍是《铁云藏龟》。这本书是“殷墟”甲骨文历史上的第一部著录书,刘鹗辑。 ——中国文字博物馆解说
-
- 思想家曾子的故里在哪里 曾子的后人是谁
-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一共活了七十一岁,春秋鲁国人。十六岁的时候认识了孔子,拜在其门下,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勤奋好学,孔子死后将衣
-
- 清明节的由来,晋文公并不是真想杀介之推
- 晋文公流亡的时候,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最艰难的阶段,就是流亡团队经过卫国的时候。他们不仅遭遇卫成公的冷遇,连卫国的百姓也不
-
- 淳于髡传
- 淳于髡是齐国的一位入赘女婿。他身高不足七尺,被齐威王任命为大夫。他足智多谋,能言善辩,多次在出使别国时成功地维护了齐国的威望,为
-
- 要离杀庆忌
- 春秋时期吴国公子光,在伍子青的引荐下结识了侠士专诸,利用专诸刺杀了吴王僚,自己作了吴王,即吴王阖间,但阖间总有一个心病未了,那就是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