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书辞典

孟子正义

三十卷。焦循(1722~1820),字理堂、又作里堂,祖籍江都,后分县属甘泉(今江苏扬州市)人。嘉庆六年中举人。他博闻善记,对经史、历算、音韵、训诂等学无所不精。阮元称他是“精深博大”之“通儒”。时人认为他当之无愧。焦循认为深得文王、周公、孔子之旨的莫如孟子。而以后的注疏中,又错漏甚多。于是他在总汇前人注疏的基础上,推发赵歧注中的意旨,以明其训诂,使文从字顺,条畅明显。对赵氏之说或有所疑,则进行驳辨,以相规正。至于诸家之说,“或申赵义,或与赵殊,或专翼孟,或杂他经,兼存备录,以待参考。还吸收了清人顾炎武毛奇龄等六十多家的研究成果,成为《孟子》一书各种注疏的集大成之作。前后用五年时间才撰成此书,所用功力颇深。他在撰写过程中,不墨守成规,大胆突破了唐人提出的“疏不破注”的原则,多有创新之见。该书虽以训释名物、词字训诂为主;但对书中义理阐释也颇为精当。由于他对心性之学研求有素,得其本原,又是他老年之作,多为学术思想成熟时期的见解。后人对此书评价甚高。梁超说:“此书实在是后此新疏家模范作品,价值是永永不朽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196页中国书店1985年)范希曾在《书目答问补正》中也说:“清儒注孟子,焦书最完善。”他先为长编,再荟萃精义,删繁补缺,汇为巨著。是清朝时孟子注释中最有价值的著作之一。该书清朝时有《焦氏丛书》本、《皇清经解》本,民国时世界书局排印出版的《诸子集成》收入第一集中。建国后中华书局于1954、1959、1986年曾重印出版。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揭秘司马相如 :历史上的司马相如是个怎么样的人?
揭秘司马相如 :历史上的司马相如是个怎么样的人?
无论是史书记载,亦或是千百年来百姓心中,才华横溢、机敏睿智的司马相如毋庸置疑为一代天骄。他与卓文君的唯美爱情更是为人乐此不疲
袁绍手下四大谋士都是怎样死的?
袁绍手下四大谋士都是怎样死的?
新版《三国》总的来说拍得还是很不错的,断断续续看了好几集,印象比较深的是战争的场面拍摄的非常宏大壮观,比如官渡之战和火烧赤壁,新
狐偃劝晋文公退避三舍,击退楚军
狐偃劝晋文公退避三舍,击退楚军
晋文公在各诸侯国的威望很高,很多小国有难,都会找晋文公帮忙。有一天,宋襄公的继任者宋成公写信给晋文公,说楚国要联合三国攻打宋国,请
九天玄女与福州线面的传说
九天玄女与福州线面的传说
宋朝诗人黄庭坚的《过土山寨》诗云:“南风日日纵篙撑,时喜北风将我行。汤饼一杯银线乱,蒌蒿数筯玉簪横。”诗中“银丝”说的就是线面
王翦以重待轻伐楚
王翦以重待轻伐楚
战斗过程中,王翦率大军深入敌境后,不恃强轻敌,不贸然出战,而是筑垒设防,固守示怯,借以麻痹和松懈楚军斗志,创造良好的作战时机。战机一旦
黄石公是什么人呢?为什么要给张良一本书?
黄石公是什么人呢?为什么要给张良一本书?
黄石公(约公元前292年-公元前195年),秦汉时隐士,别称圯上老人、下邳神人,后被道教纳入神谱。《史记·留侯世家》称其避秦世之乱,隐居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