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书辞典

论语正义

二十四卷。刘宝楠(1791~1855),字楚祯,号念楼,江苏宝应人。道光二十年进士,授文安、宝坻、三河(今均属河北省)知县,政绩显著,远近安宁,以循良称。曾与友人刘文淇等人相约各治一经,认真疏证。他分任《论语》,自是摒弃它务,专精致思,搜集资料,“得数十巨册”。他认为皇侃、邢昺等人的注疏,多涉清玄,且有荒陋之处。于是决心搜集汉儒旧说,吸收宋人“长义”和近世诸家的成果,仿照焦循孟子正义》的体例,再荟萃取精,不持门户之见,不求名、不主异,兼取汉宋之长,撰成《论语正义》。时人称他与刘文淇为“扬州二刘”,影响颇大。《论语正义》,基本上按《论语》二十篇分卷,其中分《八佾》篇为二卷,即卷三、卷四,分《乡党篇》为三卷,即卷十一、卷十二、卷十三,卷二十四则收录何晏《论语·序》、附录郑玄《论语序逸文》、刘恭冕后叙等,总为二十四卷。该书编撰的宗旨,“不为专己之学,亦不欲分汉宋门户之见。”不守一家之言,广博引征,择善而从,以期能实事求是。书中充分吸收前人研究《论语》的成果,郑玄遗注悉载疏内,注用《集解》以存汉魏之旧。他既据注解经,又依经补疏,疏有违失,据经义纠辨。凡对疏释经文、经义有可取的均为收录。对历朝注释,均舍短从长,不专主一家,经诠衡甄采,指正谬误,吸取善说;对清人的注释更是博采众长,详加辑录。书中还发扬清代考据之学,注意文字训诂,史实考订,对典章名物、人名、地名、历史事件,都一一注释考证,力求详备。如《论语·学而》中“千乘之国”为百里之国的阐释,《为政》中“举直错诸枉”的错字为假借字,正字应为措、置也。这些考释都很精确,解决了一些长期未决的疑问。故能集众善于一书。该书不泛谈篇旨、章旨,着力于训释文字,阐述经义,辨证典制。对汉魏古注进行详密疏证,揭示注疏的发展特点。他对历代注疏的态度是,既尊重、又慎重,经疏可互为补充。如有舛误错漏,则先疏经文,次及注义;如疏义有二三得合的,则悉数全录。故能形成一部完备详慎的《论语》注疏。该书在清同治时已有刻本,以后有《皇朝经解续编》本,《四部备要》本,《万有文库》本,《诸子集成》本等。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华元从俘虏到关键先生,且看华元如何逆袭
华元从俘虏到关键先生,且看华元如何逆袭
楚邲之战后,取得胜利的楚庄王志得意满,开始到处惹是生非。公元前595年,楚庄王派申舟出使齐国,又派公子冯出使晋国。从楚国到齐国需途
孔子为什么选曾子接班 曾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孔子为什么选曾子接班 曾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一共活了七十一岁,春秋鲁国人。十六岁的时候认识了孔子,拜在其门下,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勤奋好学,孔子死后将衣
董卓罪恶滔天,干了哪些坏事?
董卓罪恶滔天,干了哪些坏事?
《后汉书》称董卓罪恶滔天,百年不遇。违逆天地人伦,人神不安,弄得天下崩溃鼎沸,京城化为尘埃。并悲叹:“呜呼,人之生也难”,“天地之不仁
鬼谷子简介,鬼谷子有多牛
鬼谷子简介,鬼谷子有多牛
我国传统文化有“三教九流”之说,九流之中有一派叫做“纵横家”。鬼谷子被公认为纵横家之鼻祖,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见
李广与程不识的不同之处
李广与程不识的不同之处
李广与程不识都是西汉名将。李广的祖上李信是秦国大将,曾率数千人攻逐燕太子丹,并生擒之,后因夸口用20万人可灭楚国,失败而归。李广勇
大禹与禹余粮的故事
大禹与禹余粮的故事
有一次大禹治水来到剡,见剡溪浊浪滔天,奔流中被一座大山迎面挡住,水位猛涨,洪水四溢,使剡溪两岸遭灾。大禹登上山顶察看地形后,决定劈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