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丁尺八》
江洪著。1万字。载《传奇文学选刊》1985年1期。
【故事梗概】:
奉游击队特委之命回乡“隐居”的陈三帖一直在等候组织的重新安排。一天清晨,陈三帖刚打开大门,从门外闪进一人,此人自称是丁尺八,陈三帖试探几招,见来人果然身手不凡,又带有一支周身通红锃亮的烟筒,陈三帖便信以为真。丁尺八告诉陈三帖,目前红军游击队急需陈前去帮助,陈三帖二话没说,便与丁尺八一起出了门。
来人并不是丁尺八,他是白狗子团长丘焕章新近提拔的贴身保镖,此人名叫曾铁头,原也是游击队战士,在一次与丁尺八执行任务的途中,抢走了丁尺八的烟筒,携巨款叛变了革命。前些时,丘焕章带兵进山“清剿”,中了游击队的埋伏,受了重伤,曾铁头为邀功请赏,假扮丁尺八,终于把医术高明的陈三帖骗进白狗子团。
陈三帖医术高明,用药不过三帖,即可手到病除,而且武艺也很强,不是武林强手,很少人能经受住他的出手三招。但他为人孤傲、难以接近。昔日曾被他救过性命的一北伐军将领,现坐镇赣州,成了党国要人,几次拉拢他都被拒绝。陈三帖内心倾向于红军游击队。
陈三帖被丘焕章软禁起来,曾铁头奉命对陈加以看守。不几天的一个夜晚,丁尺八奉游击队之命前来解救陈三帖,同时,也对叛徒曾铁头处以死刑。真假丁尺八相遇了,曾铁头到底不是丁尺八的对手,几个回合,只听曾铁头一声惨叫,命归西天,游击队也在当晚一举攻破了丘焕章的白狗子团,当近处的敌人闻风赶来救援时,三十多名游击队员已扛着战利品胜利返回营地。
【鉴赏】:
这篇小说极为简短,但叙述有声有色,语言干净利索,人物形象也较为鲜明生动,不失为一篇独具特色的武侠小说。
武侠小说免不了精彩动人的武打场面描写。这篇小说中的武打动作的描写极为简洁生动,试看这一段描写:
“后面一声答应,立刻看见门锁微动。门开处,一位十七、八岁的窈窕少女走了进来。也许是一时大意吧,只见她足下一绊,一撒手,茶杯、托盘竟连在一起齐整整地直朝二人飞来。说时迟,那时快,丁震山双手齐出,左手指稳稳钳住一杯热茶,右手才一触及托盘却又猛地脱空——原来,几乎是同时,陈三帖也已钳去另一杯茶,托盘则被姑娘自己轻跃上前一把夺了回去。她象是无意一般随手将盘朝地一照——盘内滴水未沾。”
又如:
“趁着那人举手合目转首避光的功夫,陈妻轻轻喊了一声‘看打’,一撒手先打出两枚铁弹,紧接着便‘蹭、蹭’两声,母女同时上前,直取那人的中路和上路。说也奇怪,分明见那人‘哎呀’一声中了铁弹,而且母亲使的是黑虎掏心,女儿使的是‘双锤贯耳’,论道理即使有通天本领的人也只能从下路化解脱身,那人却硬碰硬地使了个童子拜观音,合掌沾肩含胸,不但用双手分开了四拳,身体也趁势猛地一下拔地而起,‘啪’的一声,桂蓉揿亮搁在桌上的手电被打灭,矮子倏然不知去向”。
这些描写紧张生动,寥寥数语,写出了情彩传神的武打场面。中国武术是世界一宝,凝聚看中国人的聪明智慧,它千变万化,奇妙无穷,但要在简洁的文字中,把令人眼花缭乱的一幕幕武打场面描写出来,有条不紊,作者必得有一套过硬的语言功夫不可。
一般来说,武侠小说具有较强的传奇色彩,不无夸张渲染之处,讲究传神写意。旧武侠小说多写民间英雄为民除害,具有强烈的正义感,不惧强暴,也有一定的理想化色彩。这些具有人民性的武使小说自然深爱人民群众的喜爱。
传统武侠小说如何革新?这是个大课题,这篇小说有一定探索意义。小说的背景不再是清代、明代,乃至更古,而是现代中国社会,交锋的双方是红军游击队和白狗子团,红军游击队的战士们不仅继承了古代武侠为民除害的侠义精神,而且发扬光大,以拯救普天下穷苦大众为己任,这已经不是具有自发反抗性的武侠好汉,而是觉醒了的,又有严密组织的游击队战士,从而使旧武侠小说的思想意义相形见绌,具有了新的时代色彩。
-
- 扁鹊真的能让人起死回生吗?
- 扁鹊(生卒年不详)姓秦,名越人。齐国渤海郡鄚(今河北任丘县北)人。他是战国初期的名医。传闻他有能令人起死回生的医术,这其中缘由,且让我
-
- 董卓生平
- 董卓诞于永和五年(141年),生来具备过人的怪力,能在马上左右开弓。年少时游历羌胡聚居地,与豪帅结交。后从事耕作,豪帅来访时以谋生的
-
- 九天玄女与福州线面的传说
- 宋朝诗人黄庭坚的《过土山寨》诗云:“南风日日纵篙撑,时喜北风将我行。汤饼一杯银线乱,蒌蒿数筯玉簪横。”诗中“银丝”说的就是线面
-
- 晋襄公继承君位,皆用父亲生前所用的重臣
- 晋襄公,姬姓,名欢,晋文公之子,母逼姞,继位前称公子欢。晋文公九年(公元前628年)冬天,晋文公去世,公子欢继任晋国国君之位,是为晋襄公。晋献
-
- 张仪连横
- 战国末期,秦惠王任用张仪做国相,用连横政策对付诸侯的合纵政策,取得巨大成功。张仪先后去魏国四次,终于劝说魏哀王尊秦王为帝。接着,张
-
- 邓析巧辩“死尸买卖”
- 邓析是春秋末期思想家,“名辩之学”的创始人,也就是现在后人所说的法律、律师,关于他能言善辩的趣闻还不少呢,其中有这么一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