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旗通志》

详细记述清八旗制度的书籍。先后纂有《八旗通志初集》和《钦定八旗通志》(又名《八旗通志二集》)两部。《初集》二百五十卷,目录二卷,凡例及纂修职名一卷。《二集》三百五十六卷。《初集》于雍正五年(1727)奉敕纂修,乾隆四年(1739)成书。所收事迄于雍正朝。分旗分、土田、营建、兵制、职官、学校、典礼、艺文八志;封爵、世职、八旗大臣、宗人、内阁大臣、部院大臣、直省大臣、选举八表;宗室王公、名臣、勋臣、忠烈、循吏、儒林、孝义、烈女等列传。材料来源系采摭汇集《实录》、《会典》、《上谕八旗》、《盛京通志》、《上谕旗务议覆》、《谕行旗务奏议》、《六科史书》等官书文件,以及御赐祭文、碑文、敕书、奏议、官方名宦册等。还采用了有关部院、八旗都统、直省将军、八旗驻防,以及府、州、县、卫、所等有关八旗事宜的调查来文、来册,这一部分多系数字材料,颇具史料价值。乾隆三十七年福隆安等奉敕纂修《八旗通志》续书,嘉庆元年(1796)书成,命名为《钦定八旗通志》,在体例上略加调整:改列传为人物志、选举表为选举志,增氏族志,共十一志;增内大臣年表,仍为八表;并附以八旗大臣(督、抚、提、镇)题名;至于细目,也有改动。《二集》除续修乾隆一朝有关八旗记事之外,也收入《初集》所载,并作了某些删订和增补。此外,还增加了相当数量的按语和夹注。《八旗通志初集》和《钦定八旗通志》二书,均为研究八旗制度和满族历史的重要资料。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齐桓公是怎么死的?齐恒公死因竟如此凄惨!
齐桓公是怎么死的?齐恒公死因竟如此凄惨!
齐桓公简介齐桓公(?-前643年10月7日),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齐氏(其祖先原为吕氏),名小白。齐僖公的儿子、齐襄公的弟弟。春秋五霸
古代庙号和谥号是什么意思?末代皇帝溥仪庙号和谥号是什么?
古代庙号和谥号是什么意思?末代皇帝溥仪庙号和谥号是什么?
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凖
华元劝晋国、楚国休战
华元劝晋国、楚国休战
晋国、楚国两大国之间连年征战,各自损失极为惨重。宋卿华元得知晋、楚两国有谋求媾和之意,就主动出来斡旋,促成晋、楚结盟。华元不但
王翦攻楚 先讨封赏
王翦攻楚 先讨封赏
王翦,战国末期秦国著名军事家。他任将军时,正是秦始皇征伐六国,统一天下之时。王翦南征北战,功勋显赫,是一位既报国又谋身的谋略家。王
晋穆侯夫人之墓,随葬品竟达4280件!
晋穆侯夫人之墓,随葬品竟达4280件!
晋穆侯墓发掘于1993年,是晋侯墓地唯一的一组一夫二妻并列墓葬形制。墓M62是《左传》、《史记》中晋穆侯夫人齐姜之墓,M63则据所出壶
召公劝谏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召公劝谏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出自《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