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汇》

明代流行极广的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书。梅膺祚撰。膺祚字诞生,安徽宣城县人。《字汇》作于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1615),收字以《洪武正韵》为主,并参照《说文解字》、《古今韵会》等书,收入属于经史常用的字。凡属于怪僻的字一律不收。这部书具有很大的特点。一是他把《说文》、《玉篇》、《类篇》等的 500多部首,按楷书笔画,改并为 214部首,依照地支子丑寅卯等次序,分为12集,所收文字有 33179字。二是部首的排列次第按笔画多少叙列先后,少者在前,多者在后。一部之内的字除去部首笔画不计外,也都按余下的笔画多寡排列,极便检查,在检字法上是一大改革。三是一字之下先注读音,然后注解字义,字义以基本的常用义列前,其他列后。释义下列举古书中的例证,也采录一部分口语、俗语的意义,富有革新的精神。由是也就为中国字典的编纂法奠定了基础。后来张自烈作《正字通》,清代修《康熙字典》,都按照《字汇》的体例编定,足见其在字典编纂法上影响之大。

这部书在写字方面也给人一种规范。梅膺祚认为写字以不背于古,不戾于今为好,凡今时通行的,笔画正规的可用,笔画不对或过于从古的都不宜用。卷首又标出运笔的次第,指出写字的笔顺。如“止”, 先、后丄;如“兆”,先儿、后,等等, 对村塾教学起到很大的作用。卷末又有“辨似”一项, 教人辨别一些形体相似而音义都不同的字。如“刺”之与“剌”,“段”之与“叚”之类,都须分辨,这对识字有很大帮助。《康熙字典》卷首也列出很多相似的字,就是承袭《字汇》而来。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华元劝晋国、楚国休战
华元劝晋国、楚国休战
晋国、楚国两大国之间连年征战,各自损失极为惨重。宋卿华元得知晋、楚两国有谋求媾和之意,就主动出来斡旋,促成晋、楚结盟。华元不但
孟子为何被荀子所“非”?
孟子为何被荀子所“非”?
“非”带有否定、批判的意思,孟子为何被荀子所“非”呢?且让我们一探究竟。荀子把孔子当做圣人看待,从政治主张、学术思想,到道德情操
晋襄公为什么要打击秦人
晋襄公为什么要打击秦人
晋献公时灭掉虢国,据有崤函之地,卡住秦国东进的通道,使秦国不能出关到中原称雄。挺进中原,是秦人的长期打算。鲁僖公三十年,秦晋联军围
殽之战,晋襄公应该负什么责任
殽之战,晋襄公应该负什么责任
晋国与秦国是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秦晋之好,既是其互为婚姻的写照,也是双方战略结盟的象征,成为盟国之间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共襄大业
北宋宰相王钦若生平简介 王钦若是怎么死的
北宋宰相王钦若生平简介 王钦若是怎么死的
王钦若字定国,临江军新喻人,北宋初期的政治家,宋真宗时期宰相,主和派势力代表。
撵山
撵山
这是一个布依族的幽默故事,一起来看看。一天土司带着甲金去撵山。到了山上,土司让甲金去撵野物,自己却闲坐着休息。甲金跑进林子,大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