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书
以解释汉字形体为主,兼及音义的书。清修《四库全书总目》把小学类分训诂、字书、韵书 3种。以《尔雅》以下为训诂,《说文解字》以下为字书,《广韵》以下为韵书。这 3种书各有所侧重。训诂书重在讲解字义,解释名物;韵书则重在分辨字音,依韵列字,并说明字义;字书与训诂书、韵书不同,重在据字形分部,说明字的音义。
汉字历史悠久,始终是以一个个单个的形体代表一个词,或代表一个语素,但形体的写法随世而有演变。由商、周的古文字发展为篆书,因篆书不便书写而又有隶书、草书、行书、真书,因此研究字形和根据字形以考证音义的字书很多,大体可以分为以下5类:①学童习诵的识字书这类书如汉代流行的李斯等的《仓颉篇》、史游的《急就篇》。或为四言韵语,或为七言韵语。《仓颉篇》已佚,《急就篇》保存至今。②按形体偏旁分部编排的字书
自东汉许慎作《说文解字》按篆书形体分立部首编排文字以后,仿照这样体例的字书很多,如梁代顾野王的《玉篇》、宋代司马光等的《类篇》、明代梅膺祚的《字汇》、张自烈的《正字通》、清代官修的《康熙字典》都是。③刊正字体的字书
唐代有颜元孙的《干禄字书》、张参的《五经文字》、唐玄度的《九经字样》,都是订正笔画讹误的书,下至宋代张有的《复古编》、元代李文仲的《字鉴》、明代焦竑的《俗书刊误》,都是这一类的书。④集录篆、隶、古文字的字书
如宋代郭忠恕的《汗简》、夏竦的《古文四声韵》、娄机的《汉隶字源》,以及近代容庚的《金文编》、孙海波的《甲骨文编》、罗振玉的《碑别字》等都是。⑤用六书分析文字的书
如宋代郑樵的《六书略》、元代戴侗的《六书故》、杨桓的《六书统》之类。
-
- 《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
- 与《资治通鉴》同为“史学双璧”的《史记》是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写起,《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比如《史记·六国年表》
-
- 董卓部下一览
- 董卓西凉军人才济济,其中不少羌胡将领。
-
- 晋襄公太懦弱,大臣在他身上吐痰,都不计较!
- 这也是一代雄主之后接班人的共同特征,如胡亥较之于嬴政,汉惠帝较之于汉高祖,刘禅较之于刘备,唐高宗较之于唐太宗,建文帝较之于明太祖,都
-
- 詹天佑买马车
- 詹天佑是我国著名的铁路工程师。他先后指挥了塘沽、天津间的铁路铺轨工程,完成了滦河大桥工程和著名的京张铁路工程。詹天佑一心想
-
- 子产为何不毁乡校?
- 子产实行仁政,听从百姓建议,为什么不毁乡校呢?且让我们细细道来。
-
- 项羽爱吃烧杂烩
- 在苏北一带,无论是寻常人家,还是星级宾馆,在酒筵上,有一道菜不可缺少,那就是烧杂烩。尤其是在操办红白喜事时,此菜更作为众菜之首被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