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作用量原理

动力学中的一个变分原理。由保守系统的动力方程可以导出这个原理,也可自这原理导出动力方程。这原理可表述为:对于定常保守系统,作用量Tdt的积分的全变分为零。即

(1)

式中T为动能;t为时间;Δ为全变分记号。Δ与变分记号δ不同之处是:δt=0,而Δt0。将Δ与δ施于同一变量时,有关系式:

Δqq+Δt

因此Δ和δ两符号有关系式:

最小作用量原理还可详述为:对于定常保守系统,在广义坐标q和时间t的联合空间(qq,…,q;t)里,对于机械能E保持不变(即δE=0)的各条路径中,如果路径的端点(包括始点和终点)的全变分为零,则积分对于真实运动的路径和邻近的旁路比较,真实路径的积分是驻值。在一般实际情况中,式(1)确定的积分为极小值,最小作用量原理即由此得名。

对于一个质点,,因此式(1)成为

上式是1744年由 P.-L.M.de保梯最先提出的一个最小作用量原理。他研究这个问题的目的是想配合光学中的费马原则,说明光是一种高速运动着的微粒。L.-V.德布罗意和E.薛定谔等所创立的波动力学(现在都称它为量子力学)也受到力学中的最小作用量原理和光学中的费马原理的许多类似之处的发。后来L.欧拉证明这原理对于一个质点在有心力场中的运动也是成立的。J.-L.拉格朗日把这原理推广到N个自由度的保守系统并给予严格证明,所以这原理称为马保梯-拉格朗日最小作用量原理。

最小作用量原理与哈密顿原理的相同点是:①两者都是作用量的积分的变分原理,对时间不长的运动,两者都是极小值;②两者都是在多维空间(qq,…,q;t)中真实路线积分与旁路线积分的比较;③这两个原理在所设条件下与保守系统的动力方程等效,三者可互相推导。最小作用量原理与哈密顿原理的不同点是:①哈密顿原理以为作用量,L为动势,最小作用量原理以为作用量;②哈密顿原理的始点和终点在多维空间(qq,…,qt)中为两定点,变分为等时的,即δt=0,最小作用量原理的始点q和终点q的全变分为零。即Δq=Δq=0,且机械能E在各条路线上相同,即δE=0。两种作用量有关系式:

式中H为哈密顿函数。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苏辙名字的由来 苏辙的故事 苏辙的文学思想
苏辙名字的由来 苏辙的故事 苏辙的文学思想
苏辙,北宋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是文学家苏洵的儿子,著名大文学家苏轼的弟弟,父子三人在当时被时人尊称为“三苏”。另与韩愈、柳宗元、
晋惠公和秦穆公互嫁公主,但秦晋之好未必好!
晋惠公和秦穆公互嫁公主,但秦晋之好未必好!
秦国和晋国为借粮食的事打起来了。首先,晋国遇上饥荒,晋惠公派大夫庆郑,到西邻的秦国买粮食。秦国觉得不能为富不仁,秦穆公说:“天灾流
鬼谷子的四个徒弟
鬼谷子的四个徒弟
鬼谷子,中国历史上战国时代的显赫人物,是“诸子百家”之一,纵横家的鼻祖,也是位卓有成就的教育家。鬼谷子只是个代称,就像是现代的“某
豫让:模范忠臣
豫让:模范忠臣
赵氏灭掉了智伯领导的智氏集团。为了抒发自己报仇雪恨后的喜悦心情,赵氏的老大赵襄子找来能工巧匠,把智伯的脑袋砍下来做成了一件工
秦始皇何时对王翦起了疑心
秦始皇何时对王翦起了疑心
灭楚之战中,几十万大军在楚地按兵不动,这不免令人起疑。因为,万里进军,求的是速战速决,要是耗在那里,再好的时机也会耽误的。可是,秦始皇
丑女钟离春自荐做王后
丑女钟离春自荐做王后
说到中国历史上的丑皇后,也许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应该是贾南风,这个引发西晋八王之乱的“黑颜祸水”。贾南风有多丑,且看以下这两段“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