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班和公输班是同一个人吗?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17-06-05 10:24:17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鲁班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出色的发明家,两千多年以来,他的名字和有关他的故事,一直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传。我国的土木工匠们都尊称他为祖师。
鲁班,大约生于周敬王十三年(公元前507 年),卒于周贞定王二十五年(公元前 444年)以后。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出身于世代工匠的家庭,从小就跟随家里人参加过许多土木建筑工程劳动,逐渐掌握了生产劳动的技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鲁班雕塑
鲁班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民间工艺家,《墨子》、《孟子》、《吕氏春秋》等先秦时期的著作就已经提到这个人物了。他大约是春秋末期的人。历代统治者对“工匠”这样的劳动者一向采取鄙视态度,像鲁班这样伟大的工艺家,竟缺乏史书的记载。关于鲁班的传说,一部分在先秦时期就已形成,一部分是汉唐时代记载的,直到宋、明才作了完整的补充。
一般书刊上,都认为鲁班和公输般是一个人,姓公输氏,也称公输子,名般。
因为他是鲁国人,所以也叫鲁班或鲁公输般。古时盘、般、班三字通用,在古书上有的写做般,有的写作班或盘。《墨子·鲁问》记载:“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这可能就是后来民间所制作的风筝。《墨子·公输》记载:“公输般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墨子知道了以后,就到楚国去,在楚王面前与公输般较量了一下攻宋的打算。公输般对付不了墨子,楚国就停止了攻宋。山东济南千佛山(原称历山)有鲁班庙,传说鲁班晚年隐于历山,后经异人传授秘诀,云游天下,成了仙人。这些传说,不足为信。其实,人们为他修庙,把他当做神人供奉,完全是纪念他为人类所作出的贡献。东汉赵岐注《孟子·离娄》时说:“公输子鲁班,鲁之巧人也,或以为鲁昭公之子。”这就是说,鲁班可能是鲁国国王昭公的儿子。桓宽《盐铁论·贫富篇》说:“公输子能因人主之材木,以构宫室台榭,而不能自为专室狭庐,材不足也。”有的人举出这个例子,说明公输般不是鲁昭公的儿子,而是一个贫穷的劳动者。他只能为富贵者建筑宫室台榭,自己却没有盖房子的原料,连简陋的草房也盖不起来。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记载:“鲁般者,肃州敦煌人,莫详年代,巧俟造化。于凉州造浮图(屠),作木鸢,每击楔三下,乘之以归。”这是说鲁班是敦煌人,不知道是什么年代人。
段成式的这个记载,是根据《朝野佥载》的记载转叙的。这个鲁班,或者就是古代传说的鲁班,也或者是后人之学鲁班者,同时又是一个巫师,是敦煌人。
他的所作所为,在当地传说开来并被记录了下来。
有人说,鲁班、公输般是一个人,根据有关记载,鲁班、公输般、公输若的 13 个传说故事所涉及的人物季康子、鲁公、楚王、宋公、墨子,认为鲁公是鲁哀公,楚王是楚惠王,宋公是宋景公。根据这些人物的年代推定鲁班的生平,认为鲁班是春秋战国之交即公元前 510 年—公元前 440 年的人。(见《山东古代科技人物论集》)也有人说鲁班、公输般是两个人。晋人葛洪《抱朴子•辨问篇》说:“班(鲁班)、输(公输般)、(黄帝时巧人)狄(墨翟)机械之圣也。”葛洪把这四个人称做机械制造的圣人,也是把鲁班、公输般当做两人。唐人颜师古注《汉书》时说:“班,鲁班也,与公输氏为二人也,皆有巧艺也。”《古乐府》诗:“谁能为此器,公输与鲁班。”也是把鲁班和公输般当做两人。他们主张公输般的发明创造不能记到鲁班的账上。
一两千年来,生产、生活和作战所用的器具,都传说是鲁班发明的,鲁班所发明的东西越来越多,但只能视为传说,不能作为信史。
有的民间传说赵州桥、卢沟桥也是鲁班建造的。传说鲁班与妹妹比赛,在一夜之内(以鸡鸣为限)要修三座桥。他修好了赵州桥、卢沟桥以后,正在修第三座桥,妹妹怕他过于劳累,便自己学着鸡叫了。鲁班以为真的鸡叫,就停了工。这座未完工的桥,就是鸡鸣驿的石桥。
全国各地的著名建筑,都传说是鲁班修的或鲁班指点修的,有些地方的自然山水奇胜,也说是鲁班的遗迹,如长江上的瞿塘峡岩穴间露出一块匣子样的石头,传说是鲁班的风箱。四川广元县的鲁班峡,传说是鲁班开凿的。
两千四百多年来,人们世世代代传颂着鲁班发明创造的故事。人们为了表达对他的热爱和敬仰,把古代劳动人民的集体创造和发明也都集中到鲁班的身上。因此,他的名字实际上已经成为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象征。一直以来,关于鲁班和公输般是不是一个人,一直众说纷纭。而答案究竟如何,还有待专家们的进一步探讨。
-
- 初唐四杰是哪四个人?初唐四杰之一杨炯人物简介
- 杨炯(650年-692年),汉族,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排行第七;唐朝诗人,初唐四杰之一。显庆六年(公元661年),年仅11岁的杨炯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676年
-
- 兵痞董卓
- 董卓——身经百战的西北兵痞,兽性匪类的“凉州帮”帮主;汉献帝的拥立者成了第一个专政首相;史称他是一个百年不遇罪恶滔天令“人神波
-
- 孟子谏齐宣王勿好财色
- 一次,有人建议齐宣王拆毁明堂,齐宣王去向孟子讨教:“先生,您说要不要拆毁明堂?”齐宣王孟子答道:“明堂是有道德而能统一天下的王者的殿
-
- 秦孝文王,秦国最悲催的君主
- 秦孝文王(公元前302年-公元前250年 ),嬴姓,赵氏,名柱 (一作式 ),亦称安国君,秦昭襄王次子,战国时期秦国君主,正式在位仅3天。公元前250年,秦孝
-
-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
- 司马错与张仪就伐蜀或是伐韩的问题,争论于秦惠王之前,司马错主张伐蜀。张仪说:“不如伐韩。”惠王说:“我愿听听你的意见。”司马错张
-
- 雍正为什么违制建陵墓?
- 雍正为什么违制建陵墓?是风水不好?还是黄泉之下无颜见父皇?雍正命身后不追随父皇,而在几百里之外另找“万年吉地”。数千名哑巴被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