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野史解密

腊月三十叫过年,正月初一叫春节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17-06-07 21:20:19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农历腊月三十,俗称“除夕”,又叫“过年”。“过年”是我国人民的共同节日,各地方群众都要过,只是内容和形式略有不同。

为什么要过年呢?传说很久以前,曾经出现过一个名叫“年”的怪物,每逢腊月三十,“年”这个怪物就出来兴妖作怪,残害生灵。人们为了保平安,就在这天准备了许多好吃的食品供这个怪物享甩。

年兽

年兽

年年如此,久而久之,“过年”便成为一个习俗,虽然这一活动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本质上是一个辞旧迎新、祝贺时序更替、家人团聚、增福增寿的喜庆日子。

在陕北神木、府谷等县一带,人们这天忙于蒸年馍、炸年糕、贴对联、挂红灯、满水瓮、垒火塔(或火笼)等。

火塔用炭块垒成圆塔或方形塔,塔高3一5尺,中空,用柴禾碎炭填充,火门一律对准住室正门,暗喻一切鸿运直入家门。火笼则是用木柴堆积而成。到了傍晚,家家户户先把火塔或火笼点燃,再点灯笼,屋中灯烛通明,香烟缭绕。在鞭炮声·中,人们围着火塔、火笼,互贺过年,议论谁家火塔最旺,谁的灯笼最明。此俗暗寓先发财,早发家。同时还表示送走黑暗,迎接光明。

接着,全家老少围在一起吃年饭。年饭的食品是非常丰盛的。

除夕吃团圆饭

除夕吃团圆饭

年饭后,有的唱歌,有的跳舞,有的玩纸牌、打麻将、下象棋或其它娱乐活动。唯有神木县城的群众在吃过年饭后立即睡觉,以便第二天起个早,叫“起五更”。

神木一带有熬年的习惯,家庭主妇除了捏扁食(水饺),准备第二天的饭食外,还要把全家人的新衣服整理好,给孩子们的棉袄肩头、腋下缀上枣串、核桃、葱、蒜、鞭炮等物,意思是以丰收果实加火药味镇妖降怪,保佑平安。全家人入睡后,再给孩子们枕头底下压上菜刀、剪刀和花馍、押岁钱,表示预祝孩子们来年无灾无病,茁壮成长。最后放关门炮,关好房门。

到了五更天熬年活动就结束了。真是“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旧的一年已过,新的一年来临。于是,家家户户放开门炮,燃卫生香,打醋坛,意思是驱邪逼臭,吉祥如意。

上一篇:舟山人为什么除夕不杀鸡?真相竟是如此残酷 下一篇:除夕的由来 除夕是怎么来的 关于除夕的故事 声明:腊月三十叫过年,正月初一叫春节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除夕与春节的区别是什么
除夕与春节的区别是什么
春节和除夕的区别一由于春节与大年紧密连接在一起,再加上时代的需求,所以,慢慢地人们将这两个传统节日合二为一了。就时间来讲,过年是
齐恒公因宽容成就霸业
齐恒公因宽容成就霸业
据传闻齐恒公是因宽容成就了自己的霸业,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且让我们一探究竟。公元前674年,齐僖公驾崩。太子诸儿(即后来的齐襄公)品质
妺喜: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位女间谍
妺喜: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位女间谍
有施国是与夏朝同时期的一个小国,它的国内有一位叫妺喜的美女很有胆识,商便是在其帮助下灭掉了夏,她是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女间谍。
武庚叛乱
武庚叛乱
公元前1066年二月底,姜太公与周武王率军伐纣攻入朝歌,商军战败,血流飘杵。武王斩纣头,杀妲己,报了囚父之恨。
曾子拜母噬指讲的是什么故事?
曾子拜母噬指讲的是什么故事?
曾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也叫曾参。曾子小时候家里穷,只能靠上山打柴贴补家用,他的母亲给别人做针线活,父亲种地,一家三口清贫度日。
秦始皇真的放心把“兵权”交给王翦吗
秦始皇真的放心把“兵权”交给王翦吗
楚国曾是战国七雄中的泱泱大国,幅员辽阔,兵精粮足。多年来一直是秦国的劲敌。那么为什么被秦皇一举消灭了呢?表面原因是楚国有个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