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野史解密

腊月三十叫过年,正月初一叫春节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17-06-07 21:20:19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农历腊月三十,俗称“除夕”,又叫“过年”。“过年”是我国人民的共同节日,各地方群众都要过,只是内容和形式略有不同。

为什么要过年呢?传说很久以前,曾经出现过一个名叫“年”的怪物,每逢腊月三十,“年”这个怪物就出来兴妖作怪,残害生灵。人们为了保平安,就在这天准备了许多好吃的食品供这个怪物享甩。

年兽

年兽

年年如此,久而久之,“过年”便成为一个习俗,虽然这一活动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本质上是一个辞旧迎新、祝贺时序更替、家人团聚、增福增寿的喜庆日子。

在陕北神木、府谷等县一带,人们这天忙于蒸年馍、炸年糕、贴对联、挂红灯、满水瓮、垒火塔(或火笼)等。

火塔用炭块垒成圆塔或方形塔,塔高3一5尺,中空,用柴禾碎炭填充,火门一律对准住室正门,暗喻一切鸿运直入家门。火笼则是用木柴堆积而成。到了傍晚,家家户户先把火塔或火笼点燃,再点灯笼,屋中灯烛通明,香烟缭绕。在鞭炮声·中,人们围着火塔、火笼,互贺过年,议论谁家火塔最旺,谁的灯笼最明。此俗暗寓先发财,早发家。同时还表示送走黑暗,迎接光明。

接着,全家老少围在一起吃年饭。年饭的食品是非常丰盛的。

除夕吃团圆饭

除夕吃团圆饭

年饭后,有的唱歌,有的跳舞,有的玩纸牌、打麻将、下象棋或其它娱乐活动。唯有神木县城的群众在吃过年饭后立即睡觉,以便第二天起个早,叫“起五更”。

神木一带有熬年的习惯,家庭主妇除了捏扁食(水饺),准备第二天的饭食外,还要把全家人的新衣服整理好,给孩子们的棉袄肩头、腋下缀上枣串、核桃、葱、蒜、鞭炮等物,意思是以丰收果实加火药味镇妖降怪,保佑平安。全家人入睡后,再给孩子们枕头底下压上菜刀、剪刀和花馍、押岁钱,表示预祝孩子们来年无灾无病,茁壮成长。最后放关门炮,关好房门。

到了五更天熬年活动就结束了。真是“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旧的一年已过,新的一年来临。于是,家家户户放开门炮,燃卫生香,打醋坛,意思是驱邪逼臭,吉祥如意。

上一篇:舟山人为什么除夕不杀鸡?真相竟是如此残酷 下一篇:除夕的由来 除夕是怎么来的 关于除夕的故事 声明:腊月三十叫过年,正月初一叫春节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九天玄女:“香”的祖师
九天玄女:“香”的祖师
据传闻,战神九天玄女,其实还有另一个身份,是制造香业的祖师和守护神。
晋襄公太懦弱,大臣在他身上吐痰,都不计较!
晋襄公太懦弱,大臣在他身上吐痰,都不计较!
这也是一代雄主之后接班人的共同特征,如胡亥较之于嬴政,汉惠帝较之于汉高祖,刘禅较之于刘备,唐高宗较之于唐太宗,建文帝较之于明太祖,都
杀手专诸的经济问题
杀手专诸的经济问题
如果把战争和谋杀活动当成一种投资活动,那么专诸的这次谋杀无疑称得上史上回报率最高的一次谋杀。根据血酬定律理论,我们不妨把专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