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野史解密

明朝为什么那么信任太监?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17-05-31 00:46:46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宦官展览

宦官展览

自从朱元璋废除丞相,相权出现了真空。为了弥补这一真空,特务机构趁机兴起,锦衣卫、东厂等特务机构的权力大大增强,被用来监百官,起到了相权的部分作用(约束百官)。但是特务机构不能完全代替丞相的作用,特别是在处理政务上,于是内阁出现,起到了原先丞相处理政务的作用。因此,特务和内阁成为原先相权的继承者。如果明朝皇帝都象朱元璋那样勤于国事,那么特务和内阁也不能坐大,但是老朱家的后人多是怠政,因此特务和内阁也就权势熏天了。但是皇帝对特务和内阁还是镇得住,特务和内阁虽然对下耀武扬威,对上却是毕恭毕敬,为什么?那是因为皇帝又有了对付特务和内阁的新招,那就是——太监。明朝的太监有两大特权,表现在职务上,就是东厂厂督和司礼监。东厂厂督是什么?那是特务机构东厂的头子,直接领导东厂,同时监督锦衣卫的活动,从而将特务机构尽入囊中。司礼监是什么?那是皇帝的私人秘书,代皇帝拟旨,保管皇帝大印,从而凌驾于内阁之上。有了东厂厂督和司礼监,特务机构和内阁也就只能威胁臣下,不能威胁皇权。这就是为什么太监头子刘谨被称为“真皇帝”(假皇帝是明武宗),而魏忠贤成为“九千岁”的原因,因为他们掌握了明朝真正的政治大权,皇帝只是摆设。

有人也许会问:明朝太监有了那么大的权力,为什么没有威胁皇帝?从道理上说,明朝太监有能力威胁皇帝,但是他们有一个致命的弱点——无后。试想人做事必有目的,如果明朝太监真的取代了皇帝,那么谁来继承其皇位呢?难道是篡权夺位后交与他人,为他人做嫁衣,对自身有何好处?所以从明朝太监的角度,最好的局面就是哄着皇帝,架空皇帝,对下则干预朝政,做威做福,那是他们最好的处境,别的都不用想。而且内阁、百官也不愿意服侍奄人(他们是大臣,太监则是皇帝的家奴,身份不同),他们之间的争斗也是很激烈的。由于太监接近皇帝,因此太监比大臣更得宠,所以大臣如果想要有所作为,必须搞好与太监的关系,比如张居正就千方百计地拉拢讨好太监头子冯保,严嵩也与太监打成一片。没有太监的支持,大臣们什么事也做不成做不好。因此明朝是大臣、太监沆瀣一气,以削弱国家机器的效率为代价,求得政治上的平稳,皇帝也在那种虚假的政治稳定下苟且偷安,只是损害了百姓,为国家的稳定买单。大臣中偶而也有些人不甘心与太监为伍,起而与之抗争,他们自然会遭到太监集团的压制,也无法获得那些与太监妥协了的大臣的支持,从而形成党争。明朝的党争可谓激烈,特别是到了中后期,比如什么东林党、奄党、浙党、宣党等,其实就是因为个别人打破了太监与大臣之间的妥协和平衡。党争中虽不发乏正人君子(比如杨涟左光斗等),但其结果却是:明朝已经削弱的政治机器遭到了更大的破坏,终致无法运行,明朝的国祚也就终结了。

上一篇:太监在中国历史上为什么这么横? 下一篇:什么时候开始有太监? 声明:明朝为什么那么信任太监?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妺喜: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位女间谍
妺喜: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位女间谍
有施国是与夏朝同时期的一个小国,它的国内有一位叫妺喜的美女很有胆识,商便是在其帮助下灭掉了夏,她是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女间谍。
董卓洗劫洛阳城
董卓洗劫洛阳城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迎少帝初入洛阳时,“步骑不过三千”。他自知仅凭这些人马不足以征服四方。
豫让:模范忠臣
豫让:模范忠臣
赵氏灭掉了智伯领导的智氏集团。为了抒发自己报仇雪恨后的喜悦心情,赵氏的老大赵襄子找来能工巧匠,把智伯的脑袋砍下来做成了一件工
晋襄公重用赵盾,竟人事决策上的最大败笔!
晋襄公重用赵盾,竟人事决策上的最大败笔!
晋襄公重组三军时,是以狐射姑为中军帅的,赵盾只担任中军佐,即副司令。可是,老资格的重臣阳处父的一番说辞,“赵盾贤于贾季”,让耳根子软
雍正为什么违制建陵墓?
雍正为什么违制建陵墓?
雍正为什么违制建陵墓?是风水不好?还是黄泉之下无颜见父皇?雍正命身后不追随父皇,而在几百里之外另找“万年吉地”。数千名哑巴被秘密
魏文侯用才之道
魏文侯用才之道
吴起(约公元前440—前381年),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军事改革家。汉族。卫国左氏(今山东省定陶,一说曹县东北)人